少年从军(49)这就是天安门广场?(2/2)
每上一级组织,接受政治审查时,就要等上若干天,这已经成了例规。到北京后,我们又天天在北京当“压路机”——压首都的马路。
到哪里去玩呢?首先想到的是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人拍的《解放了的中国》纪录片中,天安门广场上的开国大典场面最使我们振奋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上天安门广场看看去!
一路询问着:“请问,去天安门广场怎么走?”北京的老百姓真客气、真热情,你向他问路,他会详详细细地告诉你:从哪里走过去,向东拐,走到哪里,再向西拐……精确,仔细,不厌其烦,具有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的道德风尚和绅士般的高雅举止,北京话又是那么的好听。到底是皇城根儿上的人,有风度,有教养。这使我们再一次感到:首都好,首都人更好!
北京那个城市最讲究方位了,房子的东南西北精确得很;所以北京人也特别讲究方位,问路时,他们的回答也是按东南西北回答你。我们几个南方人习惯于说“向左”、“向右”,刚开始都摸不清东南西北,问了也是白问。我们中间的几个北方人方向感很强,到一个地方就能分清东南西北。这可能也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一个不同之处。
我们拐弯抹角地找,不断地问……最后问到一位老工人:“大爷,请问去天安门广场怎么走?”那位老工人一愣,随即用手指指自己脚下:“这就是天安门广场呀。”现在轮到我们“一愣”了:这就是那个气派的天安门广场?不像呀!它被几道红墙围着,广场不大嘛,远没有电影上看到的宏伟、气派。还有,那两根高耸入云的华表怎么找不到了?在电影里,受阅的飞机是擦着华表尖顶飞过去的。找来找去,终于根据其外形找到了,那只是两根不高的石柱子立在金水桥的两边。这一切都是因为电影的特技手法把我们给骗了。那时候天安门广场还没扩建,场地确实不大。天安门倒是很雄伟的,可是不能上去,只能站在下面仰望,想像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开国大典上如何检阅部队,如何检阅欢腾的群众游行队伍。这里是全国的部队里多少干部、战士心中向往的圣地啊!却又是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我们有幸亲历其境,真是太幸运了!
游玩了天安门广场后,就不知道再到哪里去玩了,只好继续压马路、逛商店。“压”了几天,看了几天,也就烦了:首都也不过如此嘛。我们都是些来自边疆的乡下人,全然不知道北京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可以参观、游览。
又等了几天,还是没有出发的消息。我们等不及了,大家一商量,就由领队——那位警卫连副连长领着我们到空军干部部去催问。
空军干部部的一位中年领导同志接见了我们。
“我们已经等了好些天了。我们请求尽快去航空学校学习。”
领导同志说:“再住几天嘛,你们长期驻守西南边疆,辛苦了。难得到北京来,多玩几天再走吧。”原来领导是一片好心。
“不,我们不玩了。”“我们玩够了。”“我们要早点去学习,越早越好。”……我们不领情,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领导同志笑了:“好吧,好吧,那就让你们明天就走。”
“到哪里去?”
“到长春去。那里有一所航空预科学校。”
就这样,我们这几个傻大兵拒绝了在北京免费吃、住、玩的大好机会,第二天在收到空军干部部开出的介绍信后,立即登上火车,直奔塞外名城——长春,赶过去“立正”、“稍息”去了……(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