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仙界引路人 > 39

39(1/2)

目录
好书推荐: 浊世砺行 残王独宠:惊世小药妃 虚空界祖逆命 史上最正直赘婿 龙骑领主 挂机在超兽武装的神 烈阳仙尊 天决意志 闪婚老公惹不起 从德云一哥开始制霸

禅那诸要领第五讲

让诸位久等了,我就不寒暄了。

马上复习上节课内容。我们讲到了,安止定敌对欲和五盖,所以如果我们没办法安定于禅相中的话。应该细细的反省,审查自己有什么欲,导致有细微的思维在运作,导致脑子里的画面有变化。对治的用一些思维来暂时放下,就可以使禅相稳定。

这里给大家补一些细节。就是可能大家一开始觉得非要很明确的亮光才叫禅相。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在静坐中,随着放松和意识的活动,脑袋里多多少少会闪过很多画面的,有的时候是动态的如同电影,有时候是黑白的,又或者是静态的。等等,只要有画面闪过,说明我们的脑子已经在制造所谓的相了。

这里拿出?的经验来给大家一个补充。

那就是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很顺从,各种闪过的,流过的画面。大家不要着急去关注脑子里的画面。

应该继续注意自己的呼吸是否平稳,是否感觉得到等等。因为一着急去看画面,画面马上就会不见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尽量慢慢的去看,一定要保持很细致的平稳。

有时候,我们脑子里的画面,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关注呼吸的时候,突然感觉好像类似梦境,感觉自己站在一个山洞的动口。有石头,泥土,黑暗,外面是亮的,有风。这个禅相是同修?所反馈的。

这位吧友在修白遍的时候,也说感觉到很复杂的相,说在画面里,有很多白色的动物,白兔子,白鸽,还看到白色的牙齿等等。

这些复杂的相,就是我们心还在散的时候,出现的相,它已经属于禅相了,只是因为心不够细,所以画面会很复杂。

另外我们上节课讲到了要取相,再到似相的过程,特别是观呼吸这种禅修法。在我们进入禅那以后,实际上我们关注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呼吸了的。中途我们已经悄悄转移了关注的对象。

所以这里借用?的经验来给大家分析讲解一下,比如,我们修的是地遍的业处。那么当我们看到山洞的画面出来以后,我们应该逐渐的,慢慢的等影像稳定以后,去这个画面里找地的概念,比如山洞里的石头,我们关注这块石头,或者山洞里的土地,我们关注这个土地,来取到地的相。又比如我们如果是修风遍的话,需要慢慢转移注意力到山洞洞口的风。比如我们修白遍,这种颜色的业处,在山洞的相里,也许我们可以找到比如石头的反光,水滴的反光,这些光线白色的地方。进行关注,进一步取到自己需要的相。

就用这种方法,在一个复杂的,如同梦境一样的相里面,来进一步细化自己的关注目标,就做到了转向的训练,习惯如此以后。我们就可以继续修习其他的转向,比如在要进入二禅的情况下,把我们的关注从颜色和材质,转移到关注我们自身的感受,比如欢喜啊,快乐啊。

这一次我们再讲讲,三禅和四禅的进入方法。

上一节我们已经讲了,二禅和初禅一样,要联系五种自在。这样使我们能随意的进出自己已经达到定力的禅定。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的细化自己的精神状态。而进入更深的禅定。

比如我们在初禅中出来的时候,立刻决定,这一次我再进入禅定,我将不要再去注意禅相,而是关注到欢喜的感觉,细细体验欢喜的感觉。这样,我们就会直接进入二禅。

二禅的主要感受就是欢喜,踊跃。就像开怀大笑,之前,喜的感受已经冒出来,但是还没有哈哈的通过笑这个动作把情绪释放出来时的感觉。

它和初禅是临近的,如果我们在二禅中,开始关注禅相,我们立刻就会回到初禅。如果我们只是保持细微的心关注自己欢喜的感觉,那么就能在二禅中呆住。所以这里我们会发现,二禅的敌对法是,寻,和伺。就是持续的投入相,叫做寻。持续的思维相,就是伺。

说直白一点,二禅的敌对就是禅相。

那么从第二禅到第三禅,是怎么样的心路历程呢?

那就是我们从二禅出来以后,通过回忆思索当时的感受,会有几种感觉

1、我们不再关注外物(禅相),纯粹只是体验自身感受,所以这个叫内净,也叫内静。各家说法不一,大家大概记住前面的概念就可以了。关注内在感受而已。

2、感觉很喜悦,就好像马上要经历极其美好的事情一样,虽然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觉自己会经历什么,但是当时就是一种欢喜的感觉,仿佛预知自己要中彩票一样。所以有很强的喜悦感觉,这就是禅支喜。

3、快乐,舒适,身体很舒服很快乐,很安逸,这是乐的禅支

4、一境性,意思就是说,除了以上这些感受,心不会动摇去想或者去思考其他无关的事情,只是单纯的呆在感受里。所以又叫境界和心一致的境界。又叫一心的禅支。

大概我们在二缠中就是这些感受,当我们出定来回想这些,比较一下,会觉得有种和当时厌烦初禅一样的感觉,那就是几种感觉里,喜悦这个感受感觉很莫名其妙,还有点疲倦,累的感觉,因为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个什么。就这样一直兴奋的窃喜,有一种不安宁的感觉。并且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心里有喜悦的情绪,我们会要通过一些行为释放出来,比如笑啦,庆祝啦,唱歌跳舞,敲锣打鼓啦。可是在二禅中,一直莫名高兴着,又没有释放,难免会有一种憋着的感觉。

通过这样的自我反省,审查,我们就会开始产生对欢喜这个感觉不满意的心理。

所以再练习的时候,我们又可以进行转向。这一次我不要注意欢喜的感觉了。就专门关注自己舒适,安宁的感受吧,快乐的感受就好,不用欢喜高兴了。

就是这样,当我们再次进入禅定,把注意力放在安宁,舒适的感受上的时候,欢喜就逐渐被我们忽略注意不到了。这就是第三禅。

第三禅中,我们也是以前面的经验,;练习五种自在。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熟悉三禅中的感受。

1、舍弃的感觉,舍弃就是舍弃了欢喜的感觉。不愿意去欢喜,因为欢喜是二禅最主要的感觉。所以欢喜是三禅的敌对法,如果我们注意到欢喜的感觉就会回到二禅。

2、快乐,舒适,安逸,安宁的感觉。这个是乐的禅支,也是三禅里最主要的感觉

3、念。念就是正念,这个地方的正念是远离,舍弃欢喜的念。我们平时的生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的,尤其喜怒。我们在三禅中,保持自己不去欢喜,不去注意欢喜,这个念头是源源不断的。假如是平时,肯定不自觉的就去欢喜了。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保持自觉的念头,不去注意欢喜,这个就是正念住。

4、慧(正知),因为我们这个时候只有舒服舒适的感觉,没有情绪的倾向性,所以自己对当下境遇的了知是很清楚的,自身的感受明明白白,快乐就是快乐,因为没有倾向性,比如心里有念头:我要享受这个快乐。而是沉浸在快乐的体验中,所以对它的感受也是很分明,这个就是正知,不带感情色彩的了知。所以也被称为慧。

在我们平日的生活里,是没有这样的慧的,举个例子,我们吃东西,好吃,我们想吃,所以有很强的倾向性,在吃东西的时候,不会注意到嘴巴是在辛苦的劳动。比如听音乐,好听,所以我们听,但是是注意不到耳朵在辛苦的劳动等等。所以我们平时常常疲劳过度,看电视高兴了用眼过度,是因为我们的倾向性遮盖了这些苦,没办法正确觉知,所以带有情绪和倾向性,它的慧是不正知。是偏向我们的情绪的。

5、一心的禅支,这个没必要反复讲了。

如同前面的修行,三禅里面的感受已经清楚了以后,我们出定,然后开始通过回忆当时的感觉,又会觉得快乐也是幸苦的,不平静的,莫名其妙的。要做到这个很难啊,因为人活着不是追求喜就是乐。你说你乐得很辛苦。一般人不会去这样觉得。但是再好的快乐,再好吃的东西,反复多吃,也会有疲劳的时候。所以如果我们决定,不要关注在舒适快乐的感受上,应当更加宁静的时候。就会有更强的舍的念头,舍弃快乐和欢喜。

这样我们就会把精力完全放在舍弃这个念头上。

于是依靠着舍的感觉。我们会进入第四禅。

第四禅和第三禅,感受基本雷同,但是因为舍弃的念头占满我们的心和注意力。我们不会有正知的感觉,所以剩下的就是不苦不乐,平静的感觉,还有舍,正念敌对乐和一心。注意啊,四禅敌对的就是三禅里的快乐,如果我们注意到乐的感受,就会回到三禅。专注与舍弃快乐的话,进入四禅。

四禅里的联系和前面雷同,五种自在。出定后,我们要反省,审查,确定禅支。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神级富豪系统 1秒1骷髏,我在高考开启亡灵天灾! 仙为奴,帝为仆,我的弟子都离谱! 超级特工:代號孙悟空 无上凌仙 都市傲龙狂医 离婚吧,真当我是癩蛤蟆? 洪荒:无限进化,从截胡西王母开始 四合院:开局娶妻秦淮茹 全民鬼域:转职天师,招招毁灭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