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祭拜师父(1/2)
第132章 祭拜师父
孩童时养成的习惯,还真难改变。 第二天一大早,肖辉就起床到学校操场跑了几圈。</p>
功夫没散之前,肖辉的早课就是站马跑桩,如今这些早课是练不了啦,他就改为跑步,起个大早,总不能无所事事喝酒解闷吧?</p>
跑了几圈,满身大汗的肖辉渐渐放缓脚步,又散步般溜达了一圈,然后迈步走出学校大门。</p>
出了校门,横穿过乡村公路,就是一道石坎,石坎下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石坎上有几级台阶,学校里的老师都是从这下到小溪洗衣服。</p>
沿石阶而下,肖辉又沿溪流而上,走了五十余米,就看到小溪的源头。</p>
小溪的源头,是一个一人多高的岩洞,这里一直都是女儿国村小学学生们的洞天福地,无论春夏秋冬,每天中午都会有许多孩子到这里玩耍,捉鱼摸虾或者打泥巴战,直到玩得全身都脏乎乎的,才跳进小溪洗个澡,然后各回各家。</p>
岩洞不深,走进去十来米就忽然变窄变矮,连身体稍壮实一点的狗都钻不进去。</p>
走进岩洞,肖辉缓缓吸了一大口熟悉的潮湿,然后任由清新潮湿的感觉柔和滑入肚里,再流淌到肢体。</p>
稍稍调整了一下身架,肖辉默默感受肺腑正气的流动节奏,然后缓缓抬起双手,摆出一副十分怪异的姿势。</p>
良久,肖辉微微张嘴,倏然迸发出一声——“唵”。</p>
一股似有似无的劲力随声而出,震得洞内嗡嗡作响。</p>
昨晚离开祠堂时,肖辉就拿定主意,功夫散了难以恢复,那就坚持练练“六字真言”。</p>
这六字真言,是隐居蛇瘴谷的欧阳抗倭师兄传授的功法,虽然不能融于武学技法,但对武学修习有着极大的裨益。</p>
六字真言,其实就是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嘛呢咒等,中文拼音发音为:唵(ong)嘛(ma)呢(ni)呗(bei)咪(mei)吽(hong)。</p>
据佛家经典记载,六字真言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所以,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p>
对于肖辉来说,佛学理论实在太深奥,他读不懂听不懂还理解不了,更关键还在于他没兴趣。当初在蛇瘴谷,也是因为这套功法对武学修习有些裨益,所以他才偶尔练练。</p>
六字真言会不会对体内的内伤有什么治疗效果,现在尚不知道,但绝对能健体强身,还能淬炼五脏六腑,而随之积累的肺腑正气,也有极强的护体功效。</p>
现在,经脉的创伤无法治疗,武学功法也练不了,唯一能练的只有这六字真言,反正对身体也有一定好处,练练也不是坏事。</p>
有了诸多的盘算,肖辉就立即付诸行动,将六字真言当做健身强体的主要锻炼方法。</p>
练了半个来小时,肖辉就感到口干舌燥。</p>
虽然不是一嗓子接一嗓子的狂喊大叫,但每次发声都会有强劲的肺腑正气迸发而出,而且会加快身体的水分消耗。</p>
收功活动了一下四肢,肖辉缓步走出岩洞,原路返回到家里。</p>
“肖辉,我已经帮你准备了祭奠的物品,都放在桌上了。”</p>
肖辉刚走到家门前,就听到张丽华的声音。</p>
感激地对着张丽华点了点头,肖辉应了一声就走进屋里,看看桌上的物品,烟酒茶、草纸、彩纸、剪刀、匕首全都有了。</p>
茶城县扫墓祭奠的规矩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必须亲自动手制作主要的祭奠之物。</p>
扫墓祭奠,坟标是最简单也是规矩最多的重要物品。</p>
有多简单?削一根食指粗细的竹棍,裹上彩纸就成。</p>
有多少规矩?</p>
第一,这彩纸的颜色得按金银红蓝绿白从上而下排列,万万不可颠倒顺序,既代表“天地国亲师”,又含“忠勇诚信义”之意,还象征“生老病苦死”,最后的白色,自然就是代表“孝”。</p>
第二,彩纸先要剪成三指宽的长条,然后折叠成数层,再横向剪上数剪,剪口之间相距3到5毫米,剪口深度二指左右,展开纸条裹到竹棍上,就成一支长条的菊状。</p>
第三,坟标的制作,所有工序都必须是由男丁动手,完工之前,女人是不允许碰的。</p>
第四,到了墓地,坟标不可插在地上,也不能竖着靠在树上或坟上,只允许横放在墓碑下。</p>
第五,一支坟标代表一位成年男丁,如果人丁兴旺兄弟已分家过日子,那就可代表一家人。</p>
第六,插坟标就标志着祭奠结束。做完了祭奠要离开墓地时,磕了头就要将坟标插在坟头。</p>
动手制作坟标,就意味着祭奠活动开始,在坟头上插下坟标,就标志着祭奠活动结束。一支坟标,其意义有多重,但看看这些繁琐的规矩就可想而知。</p>
纸钱,也是扫墓祭奠的必需品。制作纸钱的过程,男丁是不允许沾手的。其过程很简单,用月牙状的錾子在整刀的草纸上敲出七七四十九个半圆的孔,一叠纸钱就完工了。</p>
肖辉制作坟标,张丽华制作纸钱,这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母子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活。</p>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