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本纪(四)太阳灭亡(2/2)
汤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直追着打,击溃了三葼,缴获了桀卷走的财宝。
最终把桀逼到深山老林里,郁闷而死。
战胜了夏桀之后,汤有了取夏而代之的想法,但这仅仅是一个想法。因为夏毕竟传承了几百年,就算桀再可恨,也同样能够从宗室里拉一个德行和才能都不错的人继续接班,而且天下百姓因为思维惯性,有一部分人还是希望能够维系夏的统治。
就像当年我朝太祖驾崩后,民间还有老大娘哭道:可怜主席没有儿子来接班啊!
所以汤必须先做一个测试,看看他的支持率。
于是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迁夏社。
“社”即是后世王朝所谓的“社禝”,是王朝所祭祀的主神:土地神,体现了王朝统治的合法性和延续性,“迁社”就是换掉祭祀对象,相当于从理论上否定掉上一个王朝。
如果迁社能够正常推进,说明无人反对以商代夏,天下归心。
但是当汤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遇到了阻力:迁社迁不动。
摆在台面上的理由是:夏朝祭祀的土地神是当年治水有功的句龙,现在实在找不出另一位比他更合适的神来供奉,所以不宜改祀。
借口,纯粹是借口。
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夏的死忠粉丝还不少,他们不甘心就这样被汤所统治。
汤心知肚明,迁社是行不通了,人心还有浮动。
于是他祭出了他的杀手锏:伊尹。
伊尹通过一番运作,搞了点政治手段(具体怎样不得而知,大概也是封官许愿之类的),在短期内迅速摆平了不同意见。
于是,汤得到了他满意的结果:诸侯毕服。
这样一来,汤在被他摆平的诸位小弟的拥戴下,顺理成章地取代夏,登上了天子之位。
夏结束了,一个新的朝代:商,冉冉升起。
结束了夏的统治之后,汤回到了商的都城:亳,此时她已是天下的中心。
又是一个三月,还是在亳都的郊外,天下人民代表大会正在召开。
各路人民代表(诸侯)在天下的新主人:汤的召集下,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在大会上,汤宣布了对诸侯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
大家要牢记:治国理政最重要的两点:一是造福人民,二是勤于政事。
我希望大家都能时刻以这两项要求要指导工作。如果没有落实这两点要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懒政乱政,为害一方,那就要严惩不贷!
现在我是有言在先,到时都不要怨我!
想当年,禹帝、皋陶,他们是通过自己超乎常人的勤奋,才做出了伟大的功业,安定了百姓。天下的水患治理好之后,百姓们才安居乐业。然后,在后稷的努力下,发展了农业技术,指导了农业生产,收成连年翻番,老百姓才没有饿肚子的忧患。
夏朝的元老们就是凭借着自己的伟大功绩,泽被了后世,所以他们的后代都能够裂土封侯。
而上古时代的暴君蚩尤一伙,崇尚暴力,残害百姓,罪恶滔天,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最终灭亡。
“黄帝主义”、“尧思想”、“舜理论”多次指出:要把无德无才的人从重要领导岗位剔除掉,特别是不要让他们治理国家。
我在此再次重申:你们一定要以先王的理论自勉,否则就会沦为无德无才的领导者。到时被清理出领导干部队伍,可不要有埋怨之辞!
在坐的各位诸侯皆悚然而立。
汤并不是一个只懂仁慈的君王,他也懂得在恰当的场合展示自己的威严。
根据汤的指示,伊尹主持编写了一部《论领导干部的修养》(咸有一德),另一重臣“咎单”(皋陶之后)编写了一部《百姓行为规范》(明居),用来指导干部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
接下来,汤又确立了一系列新的礼仪制度。
首先,是改正朔,即采用新的纪年和新的历法,以示以新代旧,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第二,是易服色,即重新确立国家崇尚的颜色,夏崇尚的是黑色,商为了表示与夏的区别,偏偏采用白色作为国家的基调,处处体现在各类服饰、车马、仪仗、器物上。
第三,改变议事时间,因为崇尚白色的缘故,天子与诸侯群臣不再像夏一样在夜里开会,而改在白天商讨天下大事。
至此,一个新的王朝:商,屹立起来了。
汤的最伟大的历史功绩至此完成,他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汤,崩。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