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本纪(五)浪子回头(1/2)
汤走了,而他确定的太子——太丁,屁股还得来得及在天子宝座上坐一下,也匆匆走了,历史记载:太子太丁,未立而卒。
于是,诸侯大臣们又立了汤的另一子:太丁的弟弟外丙。
不巧的是,外丙只干了三年,也挂了。
接下来,诸侯大臣仿佛觉得不奉一位汤的儿子为主,就好像对不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一样,接下来推上来的,还是汤的另一个儿子,外丙的弟弟——中壬。
可怜的中壬,将就干满四年,跟美国总统任期一样,也见阎王去了。
接替汤的天子之位的人,总共还没干到八年,连死了三个。
这帮诸侯大臣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那时候的人可比咱们现在迷信得多,他们也只能用汤的命太硬了,把接班人都克死了来解释这个现象。
他们这才明白:不能再立汤的儿子为天子了,否则这样下去,汤的儿子们十年内非死个干净不可。
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本该坐上天子之位,但命不好刚挨着边就挂掉的汤的太子:太丁的儿子:太甲。
太甲有一个专用名词:嫡长孙。
即正妻生的长子的正妻生的长子,简称(正妻+长子)的平方。
这是封建传统里,最根正苗红的合法继承人,
所以太甲被拥戴为天子之后,诸侯大臣、人民群众都对他寄予厚望。
德高望重的老臣伊尹还为他专门写了三篇文章(《伊训》、《肆命》、《徂后》),分别从怎样当好领导、如何把握天命、怎么学习历代明君治国理政经验三个方面,教他如何当一个好君王。
但是,太甲的所作所为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充分证明了自己绝对不是干领导的材料。
第一,不英明。就是那种不爱学习,只爱玩乐,好坏不分,忠奸不辨,一看文件就眼,一听汇报就犯困,拍两下马屁就高兴,听几句逆耳忠言就翻脸的货色。
第二,不仁慈。何止是不仁慈,简直就是暴虐,一生气就要用砍人脑袋来消气,一高兴了也用折磨人来庆祝,完全没有他爷爷汤那种仁慈之风,让人怀疑他们家族的基因是不是发生了突变。
第三,不听话。既然性格上和爷爷不对付,那爷爷留下来的政治纪律和行为规范也一律不遵守,有功不赏,有错不罚,搞得规矩全乱了套。不仅如此,太甲的私人生活也相当混乱,沉迷于酒色之中,臭名远扬,朝野上下怨声载道。
诸侯大臣百姓一开始还对他挺宽容,都在自我安慰:年轻人嘛,可以理解,刚刚上来难免有点小问题,时间长了自然会懂事的。
但是试用期三年过了,太甲依然我行我素,胡作非为,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
这时,大家都明白:这货是无可救药了。
但是,有一个人,还想救他一救。
伊尹。
三年来,身为汤的重要肱股大臣的伊尹也一直在呕心沥血地辅佐太甲,但太甲的表现同样也令他相当失望,这种失望逐步转化为恼怒。
你这个臭小子,不给你点教训你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
伊尹何人?那是帮助汤打天下,坐江山的第一谋士,第一功臣。
他历仕商朝四代君主,在诸侯群臣、广大百姓心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与号召力,同时也手握着仅次于天子的巨大权力。他发话了,就算是汤君复生,也得掂量掂量,何况只是一个刚上位不久,让大家失望至极的纨绔子弟太甲。
于是,太甲被从天子宝座上赶了下来,放逐到“桐宫”这个地方。
伊尹放逐太甲之后,一部分心理阴暗的人猜测:商的天下还没坐热,又要改朝换代了!但是伊尹用自己光明磊落的行为有力驳斥了这种言论。
伊尹没有坐上那把他完全有能力坐上的椅子。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摄政。
他在天子宝座旁边放了一把小椅子,每天坐在小椅子上,代替天子处理天下大事。
每当望着空荡荡的天子宝座,他就想起了远去的老领导汤的音容笑貌,想起了当年,汤以堂堂一国之君的身份,屈尊拜访自己的场景,几十年来言听计从,君臣相知,现在贤君已逝,子孙不肖,伊尹一股心酸涌上心头。
老板,您放心走吧,我一定把商的天下撑起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