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史记说 > 夏本纪(一)劳动模范,领导标杆

夏本纪(一)劳动模范,领导标杆(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不欲仙道 天下乱舞 一张女人皮 盛世闺计 无敌小村医 修仙鸿蒙路 陌路婚途 都市超级狂医 时光凉薄重来亦是 末世龙娘之旅

五帝时代结束了。

五位如神如圣(特别是尧舜)的伟大领袖巍然屹立在历史的最高点,他们的崇高品德和辉煌功勋被牢牢地隽刻在史籍之中,让后世无数人们景仰、向往、崇拜、歌颂。

五帝以后,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位帝王级的领导,敢明目张胆宣称自己已经成为超越尧舜的一代圣君。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五帝时代,宛如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余音绕梁,千年未绝。

随后而来的是一个伟大但面目模糊时代:夏。

夏的奠基者,是禹。

据说禹的出身也不一般。他老爹是鲧,爷爷是颛顼,爷爷的爷爷是老祖宗黄帝。同样是“黄x代”。

对于这种说法,可以有所质疑。

假设五帝记载的帝王世系是正确的,那舜是黄帝的八世孙,禹却是四代孙,和尧辈分差不多,比舜整整大了四辈。

而从历史记载看,禹为舜的臣子,在舜于近百岁高龄仙逝之后,接受舜的托付,最终执掌天下。

由此推测,禹的年龄资历和年纪都应该比舜小,就像同族的爷爷的爷爷辈和孙子的孙子辈,能互相见面已属不易,更别说这个孙子的孙子还比爷爷的爷爷还要大出好几十岁。

这太不合情理了。

但是太史公确实是这么写的,而且多种古籍也是如此记载的,这就可以让人有想像的空间。

我的推测是:禹对舜有意见,慑于舜的威势,不敢明着表现出来,只能玩阴的,搞点精神胜利法,指使史官把自己写成是黄帝的四世孙,排在舜的祖爷爷那辈。

一方面出于政治需要,证明了自己是圣裔,君权神授,统治合法;另一方面带了点私心,经常可以幻想自己是前任老板的祖爷爷,借此发泄愤怒,表达不满。

就像一名小公务员,无缘无故被领导劈头盖脸一顿狠批,受了鸟气无处发泄,于是就像阿q一样,在心里自我安慰:妈的,今天又被孙子骂了。这年头,孙子不像孙子样,抓到爷爷就是一顿狠k。爷爷还不能回嘴,没办法,谁让咱是他爷爷呢,爷爷不和孙子争!

当年禹绝对就是这心态。

禹对舜有意见,那太正常了。

因为舜是禹的杀父仇人,而且把他不当人使,让他累死累活地干了十多年天下最辛苦的工作。

当然,禹对舜有意见,在舜活着的时候,那是绝对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

为啥?老爹的下场血淋淋地摆在面前呢!

禹心中再不爽,也只能在黑夜里想想慈祥的老爹,蒙着被子偷偷哭一阵,还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哭出声,生怕身边工作人员回头就向舜打小报告,苦啊!

禹没有办法,只能把一腔愤怒和委屈转化成无穷的工作动力。

老不死的糊涂蛋尧!假惺惺的伪君子舜!老子要让你们看看,鲧的儿子不是吃素的!

禹在尧和舜的面前越发地谦恭,工作越发地勤勉。

尧舜的指示一到,立马照办,绝不拖拉。所以多次被尧舜点名表扬,号召诸侯群臣学习禹这种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的作风。

根据工作安排,禹率领管农、林、牧、渔的后稷、益,命令各地诸侯百姓有钱出钱,有人出人,组织了庞大的治水队伍。集中力量,开山通河,整理大地。

禹以身作则,时刻都拿着尺子圆规等测绘工具,思考着治水的规划,有什么点子马上召集工程人员开会研究。

不仅如此,他还一年四季吃住都在治水第一线,亲自督促治水各项工作事宜,而不是等工作出问题了,跑过去挥舞拳头骂几句“王八蛋工程”、“豆腐渣工程”了事。

长期的一线工作练就了禹两项本领。

一是嗓门大。

没办法,在那个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特别又是在自然噪音大的野外工作,没两嗓子还真开展不好工作。

禹的嗓门在工作实践中越练越大,练到后面已至炉火纯青的境界:不仅声音大,还很好听,中气十足,抑扬顿挫,音乐感很强。

这种腔调被称为“大堤上的官腔”,被治水官员乃至民工争相模仿,为他以后当领导作报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身板好。

禹虽说是天下治水工作总指挥,但实际上工作环境和民工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时候还要帮着挑土啥的(别说不可能,挑土这活当年胡总也干过,还留下了劳动照片)。

因为劳动得多,禹的小身子骨练得棒棒的,一身古铜色的腱子肉,身材比模特还标准。还因为长年蹚水,禹走起路来也非常有节奏感,手随着脚的划动,左右摇摆,显得颇有力量而又风度翩翩,名曰“禹步”。

禹的身材和步伐成了他的又一特色,随着他的治水之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被众人争相模仿。

一时之间,帅小伙们都练身材、蹚禹步,逗得大姑娘小媳妇一阵阵尖叫。

这些技能,成为他开展治水工作的有力保障。

禹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很高,对生活的要求却很低很低。衣食住行都是在工作一线,享受民工同等待遇。

吃的是大锅饭,一捧稀粥,几筷子野菜就凑和一顿;穿的是工作服,一年四季就那一套,因为长年累月泡在水里,搞得湿漉漉脏兮兮跟要饭的差不多;住的是工棚,破破烂烂遮不了风也挡不了雨,好在身体倍儿棒,勉强也能顶住。

有一次,地方诸侯为了招待前来指导治水工作的总理禹,搞了个欢迎宴会,多加了几个肉菜,没想到把禹请来之后,禹一看满桌鸡鸭鱼肉,扔下一句话调头就走:

现在天下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些鸡鸭鱼肉我实在吃不下去!

剩下一群官员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这些都还是小case,禹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政治秀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回去看一眼。

有好事者绘声绘色地描述:禹明明看见老婆眼泪汪汪地站在门口,听见儿子在院子里撕心裂肺地哭闹,但一想到舜的嘱托,想到治水大业,天下百姓,他硬是狠狠心,把斗笠向下一拉,低着头加快脚步随大部队走了,话都没能和老婆说上一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父亲是武神,我提前觉醒洗白系统 公主太恶劣?抱紧她大腿后真香! 留守北大荒 特种兵:让菜鸟火凤凰见识杀戮 西游:悟空方寸山一別,近来可好 重生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贏 娇美人带娃去逼婚,首长跪求负责 上辈子苦够了,打死她都不嫁了 重生:那个人好骚啊 詔道于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