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大难题(1/2)
水泥是后世的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用水泥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后世的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有了水泥之后,林淼便带着一些工匠用砖彻房子,当然,必要的木梁还是要用的。在林淼一知半解的指点下,工匠经过多次试验后,终于建造起了一栋房屋。
太行山中石灰石和粘土很多,石膏也足够,林淼便发动人们制造了很多水泥,青砖也烧制了很多,为了一劳永逸,林淼干脆将水泥瓦以及预制板都制作了出来。
材料充足,人工也充足,在越来越熟练的技术下,太行山聚居地中,砖瓦房逐渐代替了之前因为赶时间而粗制滥造的木房子。
房子盖好了之后,林淼便发动人们将交通要道都改造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几个能通往外界的峡谷口也用水泥砌成了城关,山顶还建造了瞭望台,以便在敌人出现的时候能够提前预警。
有了水泥,根本就不需要费时费力地去开采石料,直接用随处可见的碎石就可以建设各式建筑,水泥在建造上的便利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
将太行山基地打造成铁板一块后,林淼等人才停止了这浩浩荡荡的大工程。在这期间,林淼还发明了可以省力和改变施力方向的滑轮组,齿轮也被林淼发明出来并且用在了运输车上面。
由于太行山中没有马匹,为了代步,林淼便制造出了自行车。自行车的工艺并不复杂,林淼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应该骑自己车上学,那辆破自行车也不知道被林淼拆开修理过多少次了。只是这年代没有橡胶,林淼只得用木头代替轮胎了。
虽然用木头做的没有橡胶那么好的防震效果,但是基地中已经全部铺设了平整的水泥路面,倒也不是太过颠簸。
为了节省钢铁打造武器和盔甲,那些心思巧妙的工匠用木头组成了自行车的框架,只有那些齿轮和链条等关键部位用钢铁铸造。
至于齿轮和滑轮之间的润滑,林淼则使用了动物油脂,目前倒也勉强够用。自行车骑行十分简单,林淼试验过几次后,有些机灵的就已经学会了。
没过多长时间就推广了开来,现在基本上每家都有一辆自行车了。有了自行车,在太行山基地中的出行了许多,各家各户之间的联系也紧密了很多。
太行山中可以种粮的地方有限,每到缺粮的时候,赵叔便会带着那一千天狼卫外出借粮,但一直这样做也不太好,迟早会引起那些富户的联合对抗。
为了太行山基地周边的安稳环境,林淼便让人们在太行山中砍伐那些珍贵的木料,运到外面去和那些富户交换粮食。
太行山基地中都住上了砖瓦房,木料的使用也减少了许多,再加上林淼制造的各种便于运输的工具,以及宽阔平整的水泥路面,木料交易倒也进行得颇为顺利。
同样与外界进行贸易的还有兽皮以及一些珍贵的野味,林淼等人伐树的时候还发现了几处黄金矿和白银矿。
虽然这些矿储量并不丰富,矿石含金量和含银量也不高,但蚊了腿再细也是肉。太行山基地中有的是劳动力,而且林淼有着绝对的权威。
这些饿怕了的人们在林淼的号召下,将一切能换粮食的东西都拿了出来,只要有吃的,就能活下去,活下去了就有希望再次得到这些身外之物。
发现黄金矿之后,林淼便派人组成小队,专门负责探索太行山脉各处,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取得样品交给林淼。林淼经过一一甄别后,还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沥青就是其中比较有价值的一种。
沥青一种黑褐色的高黏度液体,这个年代的沥青当然都是天然沥青,更关键的是,天然沥青下面应该会有着石油的存在。想到这里,林淼便派人采集完这些天然沥青,接着便开始了费时费力的挖掘工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