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罢考?还有这好事儿?(1/2)
随着曹文诏率军南下,当真如热刀切黄油一般,京营顺利的就抵达了水泊梁山的边上,逼近了反贼的老窝。
徐鸿儒顿时就惊了,连忙抽点人手,往郓城集结。
而与此同时,其他各方得到了剿匪的明军,也纷纷踏上了平叛的路途。
就在大明军队势如破竹的要按了山东叛逆之时,随着皇帝要削孔府的消息传出,京城却是又有人给小皇帝表演了一手。
“罢考?”
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由校看着来汇报消息的洪承畴,满脸的不敢相信。
“是。”
咽了口唾沫,洪承畴开口给皇帝解释他打探来的消息。
本来该在二月末举行的天启二年春闱,因为山东造反被推迟了三月末。
但礼部刚刚要组织开始,就又闹出了事情来。
一见到街面上的情况,洪承畴就不敢怠慢,连忙来给皇帝汇报。
“因为袁使尊赶赴山东上任,民间就有消息传出,今后山东也要士绅一体纳粮,还要削了衍圣公的爵位,山东士人不服。”
“济宁、济南、兖州几个地方的举人,联合起来在贡院外聒噪,联合起来,要进行罢考。”
说了几句,洪承畴又小心的看了眼皇帝,而后继续道。
“同时还放出话来,说若是要他们赴考,朝廷征收赋税就要分儒户、士绅,将其等之抚概行祖宗之法,豁免一体完粮,征比钱粮不许百姓一例滚催。”
“他们这,是在威胁朕吗?”
虽然和上次说是“威胁老子”是差不多的语句,但此刻朱由校的脑袋上却是冒出了几个问号。
“洪承畴啊,你也是参与过科举的,你听说过这么奇怪的要求吗?”
看着眼前的洪承畴,朱由校好奇的开口问道。
“臣从未听闻。”
闻言,洪承畴脑袋摇的和泼浪鼓一般。
他也是参与过科举的。
大明的科举那是什么,那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中,非常生动的展现了科举的严酷性。
范进,是在乡试里的得中举人,还不是进京赶考中进士,他那邻居就对他是前呼后拥,还有乡绅赠屋,就无不表明了科举的难度。
而现在,有人敢特娘的罢考,还罢的是大明天启二年,天启朝的第一次科举(天启元年冬是恩科)。
这些个山东的读书人,是真的把自己当个人物了?
“自朕登基以来,只见到过各省官员上书,说如今官员不够,朝廷给的进士出身名额太少,但还从未听说过有主动要削减的。”
天底下,每年的进士都是有数额的。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为了这个名额,吵的那是天翻地覆,锣鼓喧天,人山人海,就差派人把对方的生员往死捅了。
这个时候,居然有群二货跑出来用这个来威胁朝廷?
“你去给他们传旨,朕准了,他们不用考了。”
对洪承畴说了一句后,朱由校转头看向刘时敏道。
“传旨礼部,这些敢罢考的,削去所有功名,永世禁举,既然他们觉得这读书人当的不舒服了,那就都流放到辽东砍木头去。”
“传旨内阁,让他们处理这事,天下凡是有胆敢如同此辈罢考者,其座主门生,世世不得入京赶考,写成律法,明发天下。”
“还有,今年春闱,一个山东生员都不录。”
“奴婢遵旨。”
听完皇帝的话,洪承畴和刘时敏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幸灾乐祸的表情。
他们二人,一个是福建泉州籍,一个是南直隶定远籍,都属于南榜。
这种看北榜笑话的事,二人当然是喜欢的。
然而,不待刘时敏将圣旨送去内阁,内阁首辅毕自严就一个人急匆匆的来到了旧衙门。
被小黄门领着进了旧衙门,一见到皇帝,毕自言就伏身行礼。
一听说礼部贡院外有山东士子罢考后,毕自言就紧赶慢赶的往南海子赶。
“毕师这是作甚?”
从书桌上伸出个脑袋,看着跪在地上行大礼的毕自严,朱由校有些摸不着头脑。
“毕阁老是山东道济南府淄川县人。”
对于皇帝的不解,不待毕自严说话,刘时敏就小声的在皇帝耳边提醒道。
“臣山东儒生毕自严恭请圣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到了刘时敏的小声低估,毕自严嘴角一抽,连忙俯首道。
“所为何事?”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心中就了然了。
毕自严这是以一个山东儒生的身份,来给山东的士子们求情了。
“为山东罢考之人求情,让朕宽宥他们?”
虽然对于山东的事情很不爽,但朱由校此时并没有打算开地图炮,把全部山东人都给否定了。
所以,他也只是禁山东一科。
“臣不敢。”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一哆嗦,而后大声的道。
“臣请陛下派锦衣卫,缉拿罢考之人,但求不放过一家一户,此等奸佞贼子,不诛难以安天下!不杀无以平民怨!”
“有意思。”
听完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笑着看向刘时敏。
“朕只听说过为同乡求情之人,这从未见到过为同乡请罪的。”
“朕只是削去了那些人的功名,打算送他们去辽东。”
说着,朱由校指了指毕自言。
“首辅可好,动怒后这直接就要杀人了。”
“。。。”
听着皇帝的调笑,毕自严嘴角抽动。
他怎么能不动愤。
若不是不方便,他都想亲自动手,将那些人祖坟给刨了。
京城,贡院之外罢考,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在刨整个山东士子的祖坟。
如今的朝廷高官中,周应秋、徐光启是南直隶人,袁世振是湖广人,孙如游是浙江人,黄克瓒是福建人,就他一个内阁首辅是北方山东人。
如今孔家没起到教化作用,山东白莲教又在造反,这要是有人在皇帝耳边子上给山东人上点儿眼药水,如果皇帝下规定,山东限额,或者干脆断上个几科,那整个山东人的读书人就都得完蛋了,没个上百年是别想恢复元气。
如今,整个山东在朝中就他一个高官,这一下,就能把整个山东的文脉给撅了。
朝堂之上的朋党势力聚集有三种方法。
同榜,也就是同年中举为其一。
同乡同里,也就是都是老乡为其二。
座主门生,如东林书院那般,自己培养为其三。
乡党关系,是要比座主门生的关系更要铁的。
东林书院在大明的党争中,为什么能成势?
就是因为他们打通了同榜、同乡同里、座主门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掮客集团。
“你看看这个。”
刚刚让刘时敏写的圣旨还没用印,朱由校示意刘时敏拿给毕自严看。
从刘时敏手中接过圣旨,刚看到【今科山东禁举】六个字,毕自严的手就是一松,圣旨掉落在了地上。
“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将头猛磕在地上,毕自严声音凄苦的道。
这还没人来吹耳旁风呢,皇帝就打算禁山东士子一科。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山东的士子要受十年的苦难。
不会有人觉得,普通的士子是每科都会进京赶考吧,那都是缙绅大户人家。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