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冲冠一怒(2/2)
许琳琅苦笑道:“我入内宫当值的事大伯父一直心有芥蒂,觉得我败坏了他的名声,为了这个险些将我打了一顿,他断不会为我说情的。”
白凰翡虽不知皇帝心里究竟作何打算,若按正常流程来,大统领之权怎么也落不到许琳琅的身上,难为她还有自知之明。
“既然姑娘自诩有此才能,何妨流言蜚语,用行动证明给他们看不就成了吗?又何必庸人自扰妄自菲薄?”
许琳琅虽有此意,可心中到底不踏实,“圣上以白将军不敬之罪就将他罢免,郡主就不觉得心寒吗?”
“心寒?”白凰翡委实觉着好笑,“精忠报国四个字,说起来简单,要做起来,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到。当你将这四个字刻在心上时,就容不得你装下旁的东西,亲人、朋友、陌路人,甚至是你曾经信奉的公道正义,都会成为牺牲品。”
她眉眼往上扬,嘴角一勾,露出了讥诮的神情,“你看看那些站在权力顶端的人,上至君王,下到朝臣,哪一个没经历几件寒心事?大忠大义若真这么好,谁不争着为自己博个美名?”
许琳琅无言以答。她以为自己是做好了准备的,再多的苦头也能噎下去,可她的身体准备好了,心却还没准备好。她曾经设想的光明仕途上布满了荆棘,每往前行一步,那些荆棘便会在她心上细细密密地扎一遍。这种滋味,比起身体承受的苦还要痛上百倍千倍。
有多少人,因为受不了这份煎熬而崩溃,堕入歧途。
从五王之乱,到之后的琉璃月等人,他们哪一个人不是经历过沉浮,最终没有守住本心的?
看着她纠结的神情,白凰翡的心里忽然生出些不忍来,脸上的讥讽散了个干净,柔柔地展开了一抹浅笑。声音也软和下来,道:“白漓江的事是他咎由自取,眼下拓跋和亲使团入都在即,圣上顾不上这头,等此时过去,自然会重新考虑大统领的人选。许大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出大错,将来要请旨出征,自然容易得多。”
许琳琅眼中一亮,不过转瞬又掩了个干净,起身朝白凰翡揖了一礼,辞了去。
院子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玉杵戳进木钵里的声音。
白凰翡揪着那顶虎头帽细细看着,忽然‘咦’了一声,将帽子凑到秦文跟前,说:“刚才就觉着这帽子不对劲,这里差了根虎须。”
秦文白了她一眼。
白凰翡躺在长椅上唤青姑。
不多时,老人从屋子里托了一个紫檀木的盒子出来。她将盒子递到白凰翡跟前,笑道:“老婆子正想着小公子的东西该准备了,却不想早就齐备了,小姐怎么也不说。”
白凰翡瞧着盒子眼熟,打开一看,里头搁着都是婴孩所用之物,记忆瞬时蹿入脑海。她想起来,这个盒子是冬月让秋拣梅带回来的,当时她正为离崖红甲兵一事烦心,并未细看这匣子里的东西。
她将盒子合上,递还到青姑手中,道:“既然有了,也不必麻烦了。”
青姑应了一声,又瞧了秦文一眼,笑道:“姑娘倒是静得心来,外头都要翻天了。”
秦文道:“天塌了自有人顶着,与我什么相干?”
而此时,将这天闹翻了的另一人,正将身板跪的笔直,承受着来自君王的雷霆之怒。
因素知荆庭的性格,荆明正也没指望他能成就什么大事,只想着慢慢锻炼他,等将来一天,能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可重华公主一事,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做的都欠妥。
太子在一旁站的笔直,对于栖霞酒楼发生的事,他比君父知道的略早些,当时还赞了弟弟一句大家风范,既未失了荆国威严,又不失气度。当然,此事换了旁人来做,效果更好些。
“你是即将迎娶公主的人,人还没过门,你就当众给人难堪。这不是摆明了挑衅拓跋吗?”这已经是君王第二次表达此类的意思,“若因此而破坏了两国联姻,群臣口诛笔伐之下,你是要以死谢罪平息众怒还是身先士卒上阵杀敌?”
荆庭满脸的不以为意,将手一拱,还不等他开口,被人从后面推了一下。
他回头一看,荆自影正向他使眼色,示意他不要多言。
太子爷收回了脚,笔直的身体向前倾了倾,高声禀道:“按礼,重华公主入都,当以国礼相迎,可如今她只身前来,拓跋王子还有两日才抵达。这国礼该如何办?”
君王犹自不解气,狠狠瞪了荆庭一眼,到底正事要紧,没再与他计较。想了一会儿,道:“国礼迎的是国威,只有身负拓跋圣命方可尊享。公主只身一人,好生保证她的安全就是了,等使团入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