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清源(1/2)
林滨曾查办的案子无数,也见过无数被害人在他面前伤心欲绝的悲痛模样。但这么多人在衙门口围着痛哭,还是头一遭。既不能下令轰人,又不能将她们收押,也劝不动。围观的人从早晨到夜里就没散过,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将那场大火的舆论炒到了制高点,经久不下。
他并不怕查案,就怕查出来的真相,会令这群人更为悲愤痛苦。
老百姓称官老爷为父母官,将身家性命都寄托在他们的乌纱帽上。他们相信这个国家,相信上位者,相信律法公证。可当有一天,令他们遭受诸多痛苦的正是他们所信任的上位者;当他们坚信的律法不再公证;那颗将衙门当做最后救命稻草的心,会沉入什么地方?
比起在那把大火中死去的人,他们会更加痛苦,也会变得更加恐怖。
枫城知府额上的冷汗一圈一圈地往下滴,洋洋洒洒地落在了薄薄的官服上。肥厚的双唇微微一动,话未出口,便有身穿红甲的禁军策马而来,快速翻身下马,还不等一口气喘匀了,将手里那卷明晃晃的圣旨抬高,朗声念道:“限令林滨三日之内破获花月坊纵火案,逾期按欺君罪论处。”
这突如其来的圣意犹如当头棒喝,将林滨那浑身的肥肉都敲的颤动起来。愣了好一会儿,他才跪下领旨。
传旨的禁军策马而去,围观的百姓纷纷起身来,目光纷纷落在林滨身上。幸存的歌女止住了啼哭,目光不知喜悲,亦岿然地看向了那个身形肥硕的人。
枫城知府颤悠悠地起身,脚步往前踉跄了几步,几乎滚下台阶去。他且恭且敬地捧着圣旨,脸上肌肉一颤一颤地道:“圣旨已下,诸位该安心了吧?三日后,本官若不能给各位一个交代,提头来见。”
杨姗也止住了哭声,她显然要比旁人要懂些,擦了擦眼泪,扬眉问道:“民女如何知道,大人不会为了应付圣旨,随意抓个人便说是凶手?”
林滨细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无言地看着她。慢敲细查下去,这些人说他拖拉不办事,非要闹到圣旨下来。却又怕他应付了事……
他觉着有些好笑,托着圣旨入了衙去,沉声道:“再有聚众喧闹者,以阻碍办公罪,重责十杖警告。”
衙门的官差听这些女子啼哭了两日,一个个早已是心烦意乱,恨不能立刻脱了差服逃离此处。听了这话,很有默契地持杖而出,在衙门前列站一排,灼灼目光在一群女子的身上扫来扫来,似乎再说:赶紧哭,哭了好挨打。
这一招果然有效。瞧着那一根根比她们手臂还粗的杀威棒,歌女们纷纷相信,以林大人的能力与品行,定能将凶手绳之以法。一阵探讨后,相扶而去。
知府大人将圣旨供上公堂,在石阶上坐着发了一会儿呆,旋即命人备车去相府。
林滨的拜帖递入梅庵时,文弱公子正靠在榻上看从书房带回来的那册卷宗。闻言愣了一下,尔后道:“回林大人,郡主不在。”
小厮出去禀了,回来又说:“大人是来见秋公子的。”
秋拣梅愣了一下,思了片刻,道:“请大人进来。”
他话音刚落,只觉的面上一凉。偏头望去,秦文正在窗外狠命地瞪着他。他微微一笑,掀开薄被起身穿上布鞋,“不过说几句话,没什么打紧的。”
秋公子刚刚偷溜出去的举动导致他在女大夫这里的信誉大打折扣,只等秋拣梅出门后,乖觉地跟在他身旁。不远不近,五步远的距离。
二人缓步至厅上,没多时,小厮便将林滨领了进来。
因为走得急,林滨脸上的汗越发的恐怖,仿佛被雨淋过一般。秋拣梅起身行礼,让人去置个冰炉子来。
“据刺伤秋公子的女孩交代,是有人指使她行刺郡主。”知府大人一坐下便开门见山,冷峻的视线一直盯着秋拣梅的小腹,“那场大火,更像是为郡主烧起来的。秋公子真的什么也不知道吗?”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