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转任濮阳(1/2)
“荀公,陆仁有礼了!”
陆仁既然在这几天里想明白了这些事,那么跑来见荀彧就肯定是已经作好了充份的准备的。现在见荀彧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陆仁就一本正经的道:“恕在下直言,征调整个濮阳的百姓一齐屯田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濮阳方遭吕布兵难,流离失所者极多,无主田地亦多。所以首先要请曹公亲自发下令文,将无主田地收归国有,以防大宗豪族借机兼并。只有先这样做了,后面的事我才能做得了。”
陆仁在一旁的席位中坐下,环视了一下四周之后道:“看起来好像荀公此刻并不怎么忙碌嘛。”
荀彧点点头,亦向陆仁问道:“义浩你不但精于农耕,胸中也颇有见识。对天子拜明公为衮州牧一事,你有何见解?”
荀彧微微一惊,上下打晾了陆仁一阵才道:“陆义浩啊陆义浩,你最初之时会被奉孝力荐于明公,现在看来绝非偶然。先前你屯田之事已让我对你有所改观,今日你一来府衙就向我说出这番话……”说到这里荀彧便笑而不语。
陆仁也笑了笑,随即正色道:“荀公,听说长安有使至此,正式拜曹公为衮州牧?”
陆仁很装13的抿了口茶,再虚闭上双眼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朝庭中不乏忠义之士,一有机会他们就肯定会设法营救天子,而李傕、郭汜一但相争,就很容易出现可以救出天子的机会。而且据我所知,当今天子虽然年幼却聪明睿智,也一定会尽可能的创造机会、预留后手。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此次朝庭差人来拜曹公为衮州牧,实意应当是欲令曹公适时兴师勤王,但现在却不是可以明告众人的时候。”
“陆校尉,我们马上就要进得城门了。”
荀彧点头,本来是想和陆仁说什么的,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其实荀彧不说,陆仁也大致的能猜到荀彧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说袁绍这个人有想自己当皇帝的野心,汉献帝要是落到了袁绍的手里,汉室迟早玩完。只不过自己显然还没有被荀彧列入可以掏心窝子的名单之列,这些话不不可能对自己说出来。
此刻的陆仁其实是把原有历史上曹操颁布屯田制时的做法,他基本上就是照搬,这会儿说起来当然也头头是道:“然后可以再发下令文,愿意应募屯田的百姓,至收获时与官家三七分成;若是再向官家借用谷种、农具、耕牛,则视情况改为四六或五五分成。如此租赋高是高了些,不过我想那些连饭都快吃不上的百姓是愿意接受的。”
荀彧笑道:“秋粮入库的忙碌早已过去。若现在是政务繁忙之时,我又怎么会让你在家中休养数日呢?”陆仁在鄄城可有一个正式的居所。
陆仁笑道:“雍丘的张超一破,曹公就应该举兵西迎圣上回还东都,只是东都残破,方圆千里几无人烟,绝非圣上可安居之所,而且粮草转运艰辛,有太多的不便之处。曹公如果硬是要在东都洛阳再立朝纲,只能是硬生生的把自己送入绝境。相比之下,我到想问一句荀公是如何看待此事?”
这天陆仁一行人终于看到了濮阳城的城墙。濮阳地处河南北部,三国时隶属兖州,而且还是衮州的治所,但地理位置上又与青州相近。北临卫水,南面则是金堤河,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而对重农耕的古代社会来说,濮阳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荀彧扬眉一笑:“说下去。”
荀彧正在就着香茗检看竹简,见陆仁来向他报到便放下了竹简笑道:“义浩来了!坐吧。”
就这样在鄄城又折腾了几天之后,陆仁带着婉儿坐上了马车,再带着荀彧调拔给他的十来个荀氏子弟赶赴濮阳。
这里要说明一下,当初的东郡太守是刘岱,在青州黄巾军涌入衮州的时候,刘岱不听鲍信和陈宫等人的坚壁清野的劝告,执意出城作战,结果被黄巾军所杀,然后才是鲍信和陈宫把曹操找来当衮州牧。准确的说,这时的曹操在身份上是代理衮州牧。
陆仁在车中应了一声,撩开车帘站出车厢,站到了车辕上举目观望。当马车渐近,能清楚的望见城门上方的“濮阳”二字时,陆仁却想起了当初在濮阳那些个惨不忍睹的事。现在风风光光的又来到了濮阳,陆仁忍不住亮出了一个“v”字的手势,得意非凡的呼喊道:“濮阳城!我陆义浩又来了!!”
荀彧又笑了笑,再问道:“你在接到调令之后好歹也休养了数日,那现在以你的见识,也该明白为什么我与夏候元让会力荐你去任濮阳令一职了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