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誓师北伐(2/2)
尽管三支军阀实力都非常强大,但自古以来以寡敌众、以少胜多的战例向来不少,国民革命军相比于三支军阀,在思想上有先进的地方,而且北伐的意愿一直持续了很久,这支酝酿很久的北伐军能否战胜强大的北洋军,不仅是全国,就连欧美、日本各国也在拭目以待。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在历来的战争中似乎也成了一个传统,国民政府北伐,他们也要搞出一些名目来,宣扬此次进行的北伐是正义之举。7月4日,在广州,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全体通过了《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宣言曰:
“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间接即所以谋永久掌握中国关税之权,而使中国经济生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吴贼又见国民革命之势力日益扩张,卖国借款之狡计,势难得逞,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地,既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省。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7月7日,国民政府还公布了由蒋介石拟定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其中规定了总司令部的主要人员名单(见上述),但他还在其中规定:“国民政府特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人,凡国民政府下之陆、海、航空各军,均归其统辖”;“国民政府原设之政治训练部、参谋部、军需部、海军局、航空局、兵工厂等均直属于总司令部”;“出征令下后,即为战争状态,为图军事便利起见,凡国民政府所属军、民、财、政各部机关,均须受总司令指挥,秉承其意旨,办理各事”等硬性规定。可见蒋介石作为总司令,恨不得把各部门大权全部揽于一身,他自己就是国民党、就是国民政府,北伐没有他就不能完成,其专权独断的性格一览无遗。但大战在即,似乎没有人在意这么多,没有人要反对如此**的总司令,当然,这只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后来自然慢慢会有人同他算账,找他麻烦。
六十七 誓师北伐
不管怎样,七拼八凑,还是组建成了一支蔚为大观的北伐军。自1922年开始时,难产的北伐计划终于有了眉目,1926年夏,国民政府就要实行这一计划了。这支新兴的北伐军即将兵锋北至,看能不能一统中华,实在不好说。三支北洋军阀面对朝气勃勃的北伐军,他们冰释前嫌,同归于好,但在战争中能否像北伐军那样精诚团结吗?
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校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北伐誓师阅兵典礼,同时也是蒋介石的就职仪式,就好比古代全军出征要来个拜将仪式一样。就在这一天,风和日丽,广州东校场旌旗招展、军容整齐,10多万军民在此汇集,“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必胜!”“继承总理遗嘱,三民主义统一中华!”等等口号声此起彼伏、贯彻天地。
年届不惑的蒋介石身穿戎装,昂首挺姿,神采奕奕,他的夫人陈洁如身穿淡蓝色旗袍,也在他身边作陪衬,另外还有6名军政要员同他一起在主席台上。蒋介石仍然以威严、干练的精神面貌出现在北伐军面前,心中不光是自豪,还有内心的理想与愿望在澎湃着、激荡着,从24岁出任敢死队队长参加辛亥革命到今天,已有15年光景了,他几乎没有一天不想一统中华、成为整个中国独一无二的领袖,他身边最为亲近的陈洁如也是这么说的。
典礼开始,礼炮轰隆、鞭炮声也噼里啪啦响起,军乐队敲锣打鼓吹号也是威之武之。让人兴奋与激动的声响安静下来后,蒋介石便首先讲话:“今天是国民革命军举行誓师典礼的日子,也是本总司令正式就职的日子。本总司令自觉才力绵薄,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担负如此重大的责任,实在是惶恐万分。但现在的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者已来重重将我们包围我们、压迫我们,如果国内革命的势力不能集中统一起来、团结起来,一定不能冲破此种包围,解除这种压迫。所以本总司令不敢推迟重大责任,只有竭尽个人的天职,担负起来,以生命交给党、交给国民政府、交给国民革命军各位将士。自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