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誓师北伐(1/2)
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毕竟各路军实力大小不同,所担负的责任也就不同。在当时的广东六军中,作战能力最强、部队最能骁勇善战的当属第四军。第四军的老底子可是粤军中装备、训练最好的第一师,当时的师长就是邓铿,一时之名将也。当然,现在的军长李济深也是人中之龙,其中的师长、团长如张发奎、陈铭枢、陈济棠、徐景唐、叶挺、蔡廷锴、黄琪翔都是能征惯战之将才。此外,该军还在肇庆开办讲武堂,培养初级军事干部,为以后等着扩编的第四军输入新鲜血液、壮大队伍,可谓高瞻远瞩。
除了第四军外,第一军也是不折不扣的劲旅。其中的中下级军官大都是黄埔军校的师生担当,他们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等战役,其间就崭露锋芒。而且军校学员受到过军事、政治教育,不光军事过硬,政治上也深受革命风气的熏陶,再则当时苏联对国民政府的大量资金、军械的援助大多都倾注于该军,第一军朝气蓬勃如乳虎啸山、锐不可当。在后来的战斗中,随着兵力的不断扩充,第一军中的黄埔军校师生也不断走在前沿,成为日后中国战场上的中坚力量。
至于其他各军,也可谈谈他们之间的状况和真实作战水平。第二军军长谭延闿,本来是一政客,治军非其所长,正所谓将熊熊一窝。第三军也就是朱培德的滇军,兵老师疲,久经风霜,全军都是云南人,补充时也以云南人为主,况且朱军长为人贪婪成性,不顾士兵死活,作战能力很弱。第五军李福林部久驻广州的河南地带,久久未战,士气低落。第六军军长程潜虽是一位名将,但他的部队都是从其他地方军中七拼八凑起来的,成军不久,既无战斗意志,作战能力也不行,真是难为程军长了。
第七军就不用多说了,本来是荡平广西的一支强兵劲旅,其中的将领大多出自保定军校和广西陆军速成学堂。该军官兵身经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次,军纪严明,上下团结一心,军官身先士卒。在统一广西的各个大小战役中,无不以少胜多,勇往直前、有进无退;而且该军经济公开,各级军官都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士气极为旺盛;在进军途中,秋毫不犯,深得百姓拥护。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们的这支军队在日后的北伐战争中显然会充当主力中的主力。
第八军是唐生智的湘军。唐生智这人是保定军校出生,是校长蒋百里的得意门生,辛亥革命、护国讨袁、护法战争都有他的身影,可见有革命资历也是一种政治资本。其人本来就雄心勃勃,与两广合作后,其野心更是极度膨胀,他不只是要全占湖南,还想要扩充兵力与地盘。唐生智手下的强将也不少,如何键、李品仙、周澜、刘兴等都是湘军名将,整体实力也不可小觑。
北伐军人才济济,兵力也号称10万大军,但他们的敌人也就是北洋军阀,他们的实力也不弱,毕竟他们控制住全国中央政权,占据国内广大富裕的地区,兵强马壮、兵器粮饷充足。现在我们来盘点一下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支大军阀的实力:
直系军阀吴佩孚,虽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惨败,但东山再起的他拥兵20万,控制着河南、湖北和湖南大部以及直隶南部等地,姜是老的辣,这位被美英各国看作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事将领,与其决战,实在不能掉以轻心。
后起之秀孙传芳,原本隶属于直系,后来自成一派,也是拥兵20万,盘踞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迅速横扫东南各省,又多占有富庶之地,士气正盛。
奉系军阀张作霖,拥兵35万,占有东三省、热河、察哈尔、直隶和山东,控制着北京政权,一直在扩充军备,编练新式陆军并组建海军、空军,向德国等国购买大量先进武器,,在统一中国的意愿上表现得雄心勃勃。论总体综合实力,奉军可以说是当时最强的一支军队。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