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几度泊春秋 > 久别兄弟归故里,开疆辟土筹新厂(2)

久别兄弟归故里,开疆辟土筹新厂(2)(2/2)

目录
好书推荐: 特种兵之军魂永固 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旧春闺 医武兵王混乡村 射一片天下 夭寿啦,异世界竟然不懂美食! NBA之我的队友是纳什 我和僵尸一样 团宠女配凶凶哒 逆天毒妃不好惹

自天津小站练兵至今三十余载,军事上中体西渐不亦乐乎,唯有老祖宗教导的那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敢或忘。打仗,除了拼武器弹药人员战术,就是比谁家的粮饷、药品充足。北伐军有苏联人“义助”军费武器,南边还有个能生钱的宋财神整顿税务、发行公债;直、奉则凭借多年积攒的家底和日本人的“友情赞助”,总之任谁都是财大气粗,不惜挥掷千金也要令对方神形俱灭。自开战来,穆家年字号药堂的订货量激增,尤其以消炎药、抗生素、麻醉药、止疼片等西药最为明显。这些要么是向海外的药厂直接订购的,或者是通过洋行采购,穆家说白了只是经过注册登记的合法销售渠道,战争横财没捞着,大头还都让洋人赚了。在商言商,几个老掌柜一看形势不对,私下里一嘀咕,何不向东家建议自己开个洋药厂?

这点陈淑碧也意识到了。姑且不论打仗期间西药消耗巨大,这些年将中医与星象风水归为方术一类的舆论从未停止,认为其阻碍国家改革前行,甚至遭到当局的刻意遗忘。而西药因其药效显著、美观易服迅速占据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在广州、上海等地,各式洋药厂雨后春笋般兴起,极大地冲击着市场,短短几年便将中药拉下伫立几千年的神坛。北京还好,找中医看病吃药的老百姓还算多数,但照着此等趋势下去,中医、中药陨落也是早晚的事情。

年字号药号是陈淑碧的陪嫁。自产的紫金锭、避瘟散、蟾酥丸、京万红烫伤药膏、丹栀逍遥丸、桂枝汤都是凭着一副祖产秘方,将年字号药房拱卫得响当当,屹立京城药界不倒。难不成要让它们在自己手上黯然消逝?生意人都知道随行就市,做买卖没有一成不变,该变就得变。首先就得明白开一家洋药厂都有哪些投入。陈淑碧和几个老掌柜大半天算下来,情况却有些复杂。

总号的严掌柜主张自建厂房、从招聘药剂师、工人到采购机器设备原材料一条龙全都从零开始,好比盖房子,自家挖地基一砖一瓦盖上来的肯定结实,雷雨难侵。他算了一笔账,前期投入大概在每年二十万大洋左右,短则两年长则三年必能见效益。好在销售途径是不愁的,就在自家的药号上卖,省下了一大笔广告费和期初的推广费。

西直门北年堂的赵掌柜却不认同,直言老严太过乐观。西药跟中药之最大不同,后者纯粹是从植物提取,前者却是化工生产。因此需要不断投入研发、需要专业人才,这两点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要是研发不成功,十年也未必能投产出厂。商场如战场,商机转瞬即逝,哪容得了耽误几年的功夫?这个赵掌柜也是个好看热闹的,当场翻出路上刚买的报纸,抖了抖递到陈淑碧眼前,“太太您瞧,前两天还在说北伐总司令的嫡系一军占领了南昌,结果怎么着,”左手两根手指勾成个圈儿,“嘿,守了三天,不仅南昌城丢了,兵力还损失大半,现在被卢香亭撵着满世界跑。所以说呀,战况瞬息万变。”

千里之外的凶险在他嘴里,就是熊孩子上房揭瓦被大人撵着打,外加一群邻居起哄架秧子一样热闹。

赵掌柜正好讲到“兵力损失大半”时蕴华进屋,刚在妈妈身边坐稳,前言不搭后语的短短几个字却像迎面扑来一盆凉水,浇得她当场透心凉。北伐开战后她天天读报,有时候一天同时翻好几份,房间里铺着一张大地图,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番号的军队的行军路线,北伐军哪一只部队哪一天驻兵何处,只要报纸上说了,她便过目不忘。但凡有黄埔几字时那段话更要颠来倒去地瞧,好像滚瓜烂熟了,那些自欺欺人的话便能梦想成真,那些隐秘的不能宣之于口的心意也能跟着烟消云散。

赵掌柜甩着山羊胡子继续说:“太太,我的意思是说啊,一切自己来,咱等不起那些时间。”

陈淑碧也有过想法,买下一家洋药厂或者参股,也不失为快速进入此行当的方法。细细一琢磨家里目前几处买卖的资金状况,旁边时不时传来翻报纸的哗哗声,蕴华也不知在看什么十分投入。她先不管女儿,问:“据您几位所知,北京城里有没有哪家上轨道的洋药厂要扩股或者外兑?”

严掌柜忙说:“太太,跟不熟悉的人合股做买卖,风险大着呢。”前门延年堂的叶掌柜也表示同意,“北京的洋药厂本就不多,那些已经步上正轨的眼见着就有收益,谁又肯出让?若是外兑,那价钱可就大了去了。”

几个老掌柜你一言我一语地算起账来,买下一家药厂,整合经营,前前后后要花多少银子。

蕴华留着两只耳朵听老掌柜和妈妈商量生意,目光却牢牢钉在在某处。

几个老掌柜估摸出个大概来,陈淑碧往深里想,摇摇头。不经意一瞥,蕴华满脸涨红,紧紧捏着报纸好像随时要拼命去。她很快从一堆铅字中找到“何应钦以黄埔军校在校生为军留守广州”一句,了然叹息。她存了心要好生锤炼小女儿,除非宽江巨河挡在眼前需要带一把,有些事儿能放手就放手,自个儿摸索去吧。当下也不多说,只把蕴华的手拢在手心里。

蕴华托李文白先生给薛希来去过三封信,却如石沉大海,一直没有回音。她算不上心浮气躁的人,也能自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军校纪律严明通信不便,南省正值战乱送信之人多有不便,关山重重路阻且长,诸如此种。一天一个理由,一周下来从不重样儿。等实在换无可换了,就说兴许回信已在路上,明日就到。明日复明日,明日到了黄埔师生参加军队留守广州城的消息登报。

已经上战场了吗?受伤了吗?。。。。。。还活着吗?

蕴华心口一阵翻滚,茫然而四周,好像是炮火轰鸣,血肉横飞。转眼又是几个老掌柜和妈妈说话,她分明也听得清楚,只是那些说出的字排成队在她嗡嗡作响的双耳间像火车过山洞似的轰轰而过,丝毫没给她扑捉的机会。

过了好半晌,才渐渐神魂归位,只见陈淑碧眉心微蹙,正在说:“紫金锭、蟾酥丸、避瘟散、桂枝汤、仁丹这几样最近销量也不错,每样加量生产三成吧。”

总号、北年堂、延年堂都是前店后厂,年字号自产的药都由这三家生产。陈淑碧这样说了,那三位老掌柜赶紧应下。严掌柜还问:“那工厂的事?”

陈淑碧说:“既然北京没有现成的成型洋药厂,咱们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些,去上海一带瞧瞧看看再定夺。”这等于说明了她选择购买厂子的思路。在场的老掌柜都是人精,还听出了陈淑碧对此事不是十分上赶的态度。至于原因,东家不说,他们也不好多问,再商量了几句,纷纷起身告辞。

蕴华等他们都走光了,说:“方才赵掌柜说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我觉得很对。妈妈认为呢?”

“我何尝不知道。”陈淑碧说完,眉间的皱纹更深了一层,喃喃自语道:“你爸爸都许久没回北京了。”

四个月前,利达制碱公司成功研制出碳酸钠含量超过99%的雪白纯碱,消息传回来,举家欢庆,大家都道穆崇山很快能从天津回来了,哪知揪心的事才刚开了头。先是英商卜内门公司为垄断中国市场,以成本价40%的价格在中国市场倾销,意图挤垮利达碱厂,后来又指使其盐挟总会所越过中国政府私自颁布一条工业用盐征税条例,规定每吨碱纳税五元,且税率每年增长15%。穆崇山坚决抗议此条列,并联系报业的朋友在英文报纸上揭露卜内门公司的作为,呼吁全社会支持民族工业。约翰逊先生得知,也动用自己的人脉帮助穆崇山四处周旋。不幸屋漏偏逢连夜雨,塘沽当地的军阀忽然宣布征收各种运输税,譬如粗盐附加税,竟比英国人之工业用盐征税高出20倍。里外里一算下来,利达制碱公司因技术先进争取到的利润空间全被压榨殆尽。

外边都报道这岁月实业举步维艰,洋人军阀虎狼环伺,以往只给蕴华留下了唾沫飞溅天花乱坠的印象。等种种强权、不平落到自家头上,才知道揭开那层面纱,现实的丑陋远远超出想象中的面目可憎。

穆崇山平日里是个摆弄文玩的儒商,温和而自谦。骨子里却是无坚不摧,逼急了他就剑走偏锋。他打算还以其人之道,以低于卜内门公司的价格在日本销碱,“毕其功于一役”,逼迫卜内门公司主动求和。前些日子来信和陈淑碧商量,要打价格战,加上利达制碱公司前期投入的成本回收遥遥无期,一年之内穆家至少再投入一百万大洋。

又加上薛鸿飞看好上海的银行业,穆崇山亦然,两人都有意将银行开疆辟土至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矿山和现有银行的盈利几年内是抽不出来了。陈淑碧对蕴华说:“我若这时节又要跑去收购洋药厂,无异于全面作战。战线过长,周转不开,稍有不慎全盘皆输啊。”

做买卖的十个锅头九个盖就算好的了,往往半数的锅头没有盖,玩的就是资金周转腾挪的惊险刺激。穆崇山夫妇却不兴这路数,宁肯步子放缓些,也要追求一个稳字。陈淑碧已然决定把家里目前所有能用的资金拿来全力支持碱厂,连她自己的药号也得暂时让路。同时又托薛鸿飞和一些生意场上的朋友打听上海一带的洋药厂,做好两手准备。

※※※※※※※※※※※※※※※※※※※※

谢谢亲们的支持,如果喜欢,记得打分、收藏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百亿地皮来种地 长夜之后 何处心安 我有三个绝色师父 人在漫威,开局迎娶緋红女巫 一时衝动,七世不祥 剑圣:修炼有什么难的? 每日情报:啊?原来她是你妈妈 全球返祖之开局返祖张三丰 绝顶神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