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2)
“吾妻嫣儿, 见字如面,离家半月有余,吾一切安好, 唯常念吾妻之音容, 于月夜见此花,深觉此花类卿,故邀卿共赏。卿屈身下嫁,持家乳子, 劬劳良多。每念及此,良多以愧。愿与卿相谐, 沧海桑田, 此心不渝!
株洲灾情之重, 百姓流离失所,鬻儿卖女, 其中惨状实乃吾平生之未见, 始知一粥一饭,一针一线来之不易, 吾昔日浪荡,不知人间疾苦, 幸得老天垂怜,悔之未晚……”
折起信纸,张嫣拈起随信寄来的那一朵花。
花似乎是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哪怕离了枝头从株洲一路颠簸至京城也不见一丝凋败,依旧鲜活的像是刚从枝头采撷下来似的。
她微微一笑,将信纸与花一起捂在胸口, 心里越发的甜蜜起来。
双桃见状也开口说到:“大爷离家不过半个月, 这都已经是第三封家信了, 可见大爷心里全是奶奶呢!”
“哦,对了,这次随信寄来的还有一叠点心方子呢,说是大爷在外面用着觉得好,特特讨了点心方子来呢。”
一旁的双杏则指着桌上放着的那一叠方子笑到,“大爷也真是的,咱们荣国府什么样的点心方子没有,巴巴的从株洲寄什么点心方子来,还怕我们这些人慢待了奶奶不成?”
双桃点了点双杏的脑袋,笑到:“几张方子值当什么,这最可贵的是大爷对咱们奶奶的心,你这个小丫头不开窍,懂什么?”
“哦,我知道了,双桃姐姐就要有小女婿了,自然能懂大爷对奶奶的心了,对不对?”
“哎呀!你,你这人!奶奶你看她!”
听着两个丫鬟在耳边吵吵闹闹的,张嫣也不生气,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好了,快别闹了。”
双桃比张嫣还要大上一岁,今年都已经二十了,她家里求了恩典,给她定了门亲事,不日就要出嫁了。对方是个寒门秀才,比双桃要大上几岁,这门亲事张嫣托贾赦去打探过,确认对方是个人品好的正经人,这才点头允了,还许诺给双桃备份嫁妆,到时候风光出嫁。
张嫣一边想着一边说到:“双杏,你也不要调侃你双桃姐姐了,你们都是我身边的大丫鬟,我必不会厚此薄彼,到时候也给你备份嫁妆。你且休啰噪,将这些东西收起来吧。”
双杏听了羞红了脸,却也不再说什么了,她依言收起那些点心方子,又指着张嫣手里那枝花问到:“奶奶,这枝花可怎么办呢?”
张嫣想了一想,说到:“我记得库房里有一只汝釉暗刻莲花纹的美人觚,你将它取来。”
双杏依言取了那只美人觚来,张嫣也不要下人动手,亲自将那枝花插好,吩咐双杏将它摆在了内室的妆台上。
眼看着就要端阳了,看样子贾赦是不能回府过节了,这天气越发热起来,湖广那一带只怕会更热,之前收拾出来的衣物穿起来怕是要热了。
趁着这回回来的小厮还未走,张嫣顾不得别的,先叫人唤了那送信来的小厮细细问了情况,又忙忙地收拾了纱罗的衣衫出来叫他带上。
且不说京城里张嫣是如何安排调停的,株洲攸县,赈灾粮已经发放到各县,粥篷也已经搭起来了,一切似乎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但贾赦却知道,所谓静水深流,现在的攸县就如一汪平静的大海,面上风平浪静,内里却是暗流涌动,一个不慎就会被巨浪吞噬,死无葬身之地。
这日晨起,贾赦还在用朝食,就见长兴探头探脑的在门口张望。
他“啧”了一声,说到:“长兴,你小子鬼鬼祟祟的在干嘛呢?”
“爷,小的哪敢啊,这不是怕打扰到爷用饭的兴致嘛。”
见已经被贾赦发现了,长兴也不再躲了,他挨近门来,将手中一张帖子双手递上,说到:“爷,这是春烟阁的小厮一早送来的。”
“嗯,搁这儿吧。”贾赦淡淡地应了一声,打开帖子随意扫了一眼,依旧继续用着朝食。
“爷……”
“嗯?”见长兴并未退下,反而欲言又止地看着自己,贾赦疑惑到,“你还有什么事儿吗?”
“爷……”长兴嗫嚅着,“也没别的事,就是……就是小的觉得……觉得您还是少去春烟阁吧。春烟阁的姑娘再好,那也比不上大奶奶啊……”
最后一句话他说的又快又轻,贾赦没听清楚,追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没……没什么!”
长兴哪敢再说啊,方才那句已是僭越,他深知贾赦的性子,从来不喜下人约束,他只是有些同情大奶奶。
罢了,哪有男人不偷腥,所幸这里离京城远,大爷也不会真的带个窑姐儿回去,他这个做下人的还是少操点心吧。
贾赦不知道这短短的时间里,长兴就已经想了这么些有的没的,要是他知道长兴胡想了这么多,他肯定要上手揍他一顿。
但他不知道,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只等着见张彦一面解解心头疑惑。
见长兴没再说什么,他也无暇多问,只是吩咐到:“长兴,今晚爷要去春烟阁赴约,你且守在这里,务必看好门户。”
攸县素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原本就是人烟阜盛的繁华之地,虽说因着这次的旱灾元气大伤,但最苦的还是那些布衣百姓,至于县城则因为靠着攸水河,到底比那些村堂庄子要好些。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