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爱的教育(1/2)
有了经济实力后,温馨家园的园中校——“优学园”也渐渐崭露头角。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这是优学园的八字教育方针。这不仅仅是在求学的孩子们的自觉追求,这也是在温馨家园中生活的每一个人的自我修养。
郑叶、春桃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的青春在这里也大放异彩,园中校成了她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本不是教育专业的她们,却在用心做着教育,用爱点燃孩子们的未来。
她们并不夜郎自大,闭门造车。她们与社会上的普通学校也有交流,她们经常到不少名校去学习取经,去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去学习。
取经回来的教师们总是很激动地向杜凌寒汇报工作,并提出各自的构想。只要是合理的,杜凌寒都会接受,并放心的让她们去做。
郑叶她们个个活力四射,思维活跃,把温馨家园的校园建设得越来越正规化。宿舍是宿舍,教室是教室,并且教室都是多媒体的。图书室、办公室、实验室、活动室等等一应俱全,课程安排也是非常合理,除了有常规的课程之外,还有劳动体验课。
劳动体验课是依据孩子们自身的特点设定的。腿脚好的,她们可以帮助打扫卫生的阿姨们打扫打扫卫生,去洗衣房帮那里的阿姨们洗衣服,去厨房学做饭;腿脚有残疾,不便于行走的孩子,还有腿脚好但有智障的孩子,让她们学绣十字绣;智障的孩子还可以到厨房帮帮工,择菜,刷锅,洗碗,学学做饭等。劳动体验课不仅锻铸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而且教给了孩子们生活的技能。
优学园里的教学模式非同一般,她们并不遵循常规的教学方式,也不依据课堂规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喜好,以及不同的身体条件,因材施教,个别辅导。而对于盲聋哑的孩子,则把她们送到专业的聋哑学校去学习。
所以,在优学园初中毕业的孩子,她们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疾,但她们的心智都是成熟的,人格都是健全的。她们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而有特殊爱好的孩子,杜凌寒则会为她们联系专业学校去培训。
但是,温馨家园里却没有高中,孩子们中学毕业后,就只能到社会上的一般学校去读书。
温馨家园永远是这些孩子们温暖的家,是她们心灵上坚强的后盾。温馨家园供给她们上学的所有费用,温馨家园里的老师就是她们的家长。从温馨家园走出去的孩子很少有悲观失望的,她们不自卑,而是很坚强很独立。
就说单拐女孩兰兰吧,她因小儿麻痹症,在七岁时被爸妈抛弃在火车站,是在此路过的杜凌寒把她带回了家。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一所高中名校。
在只看重分数的学校里,兰兰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所有任课老师的优待,但却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嫉恨。
“今天非得收拾收拾那个‘三条腿’不行!”一个学优品差的学渣对另一个学渣说。
“同意!看她那得意的样儿!”另一个学渣说,“也不撒泡尿照照你是谁,能得不是你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