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疑王振(2/2)
太皇太后听罢,已是眉头紧锁,怒气依然变成了哀愁,生气王振专权,可无奈王振已然做大,只能牵制,却难以根除了。
“前几日皇上大宴群臣,按照我朝的宫制规矩,宦官不得参加皇上庭宴,可皇上竟然派人去看王振,欲请其过来入宴,那王振表露不满,将自己比作周公辅成王,皇上听了,非但不怪罪,还命东华门开中门,听由王振出入,待王振赴宴,百官皆望风拜见。”杨士奇边说边叹。
太皇太后便连连安抚着杨士奇,几朝老臣,如今却连一个宦官都难以奈何。
唐疏桐看到外头她派去打探华安的几个人都回来了,便悄悄退出正殿,把人叫去了后院偷偷询问。
“你们调查得如何了?“唐疏桐问道。
“我们虽未直接目睹华安公公与王振公公有所往来,不过咱们去华安公公在宫外的父母亲人处打听,听闻其领里街坊说王振公公的侄子王山与华安家偶有来往。”派去打探华安的太监头子张振海说道。
“可有证据?”唐疏桐也知口说无凭,总要拿了证据来,才能治罪。
“都是口述,并无物证,不过华安公公父母的住宅,从外边看就已经不合规制,过于豪华,若是按照宫里的俸禄来算,那宅子可得华安公公在宫里头干个百把年才购置得起,更别说里面了。”张振海继续说道:“不过,在宫里华安公公的卧室外院子一处角落里,咱们看到些燃完的灰烬,看着烧了有些日子了,咱们薅了薅,似乎是烧了些信件,咱们就拣了片未烧完的起来。”
说着,张振海递过来张小纸片,不过由于大部分已经烧焦了,只有些许空白,只看得到一个“府上”二字。
唐疏桐想着,这也简单,只需要拿了王振的笔迹来一对便可知是不是他所写,不过这废纸片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能证明王振与华安有书信来往,至于二人为何事来往,却难以证明。
不过那灰烬既然不是新鲜的,说明这几日里,华安也许并未再烧信件,可能还有新的信件还未烧。
“你们可有进屋里看看?”唐疏桐问道。
“华安公公虽然不在屋里,可是屋子也锁了起来,进不去。”张振海回道。
“翻进去。”
“这……不太好吧。”张振海有些扭捏,似乎不愿意去。
“反正你们想办法翻进去再找,我知道你们几个都是有些身手的,你们放心,这事做成了,太皇太后少不了给你们赏赐,你们若不去,太皇太后知道你们不想为她做事,可是要生气的。”唐疏桐晓以利弊地劝道。
唐疏桐等了良久,张振海拿了一函封好的信笺过来,过来说道:“咱们偷翻进去了华安公公的寝屋,桌上的书里,夹着张这个。”
唐疏桐接过拆开一看,里面封着张字条,上面写着:太皇太后似有疑心,今日已传杨士奇入宫,近日掌印大人行事需加谨慎,切勿轻举妄动。
唐疏桐把字条递给张振海看了看,问道:“你们可知,这是谁的笔迹?”
“应该是华安公公的字,咱们虽不认,但之前也见他写过字。”张振海回道。
“行,你暂且回去,一切照旧,不许向任何人透露了今日之事,若坏了事,后果自负。”唐疏桐吩咐了几句,便遣了张振海回去。
唐疏桐盘算着,不久前太皇太后才表现出起了疑心,那么写封信定是在那之后写的,又是封好的,大概是准备托人递给王振,但还未安排。
唐疏桐正想着,便连忙进里屋去,找到了太皇太后,此时杨士奇大人,已经离宫。而那华安还在清宁宫外,所以此时他应该还不能发现信纸被盗。
“这是?”太皇太后看了看字条,疑道。
“奴婢派人从华安公公的寝屋里偷偷搜到的。”唐疏桐回道:“这字迹听太监们说,是华安公公的,奴婢猜测,这信,是华安公公预备给王振公公的,不过发现时还封着口,应该是还未送出的。”
“这个华安……”太皇太后听罢唐疏桐的话后,叹道。
“单凭这封信,王振公公还有辩驳的余地,不过奴婢有一计,兴许能引蛇出洞。不过需要有个会模仿字迹的人才行得通。”唐疏桐道。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