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疑王振(1/2)
自前些日子,顺德公主向太皇太后检举王振结党营私之事过后,太皇太后便又重新加紧了对王振的敲打,时不时便会派遣清宁宫的太监华安去内阁打听,看看王振有无专断揽权之事。
这华安跟随太皇太后多年了,太皇太后也有几分信任他。
不过唐疏桐也感觉很奇怪,王振仿佛也知晓太皇太后要严查他之事,每日竟然安安分分的,并未做出越矩之事,因为每次唐疏桐听华安去内阁后回来向太皇太后禀报,王振都并未做出任何落下把柄的事。
眼下太皇太后打压着王振,他也难以兴风作浪,朝政在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
“回禀太皇太后,奴才刚刚去内阁问话,内阁大臣们说,这几日王振公公也并未有任何擅权之举,奴才还看到一事……”华安刚去完内阁,回到清宁宫跪报。
“你直接说便是。”太皇太后侧卧软榻,闭目养神,似睡非睡地听着华安汇报王振那边的情况,另有一个小丫头替她捶腿。
慧川忙着处理清宁宫诸事,则由唐疏桐伺候着太皇太后。
唐疏桐往案几上的青花瓷杯中添了些茶,静侍一旁,听着二人的对话。
“奴才听说王公公知道了昨日皇上带着一众小太监去宫后苑击球取乐,十分不安,今早奴才一去内阁便见王公公当着诸位阁臣的面,向皇上跪奏道:'先皇为了球,差点误了天下,陛下今天复踵其好,是想把国家社稷引到哪里去!',言语之间十分恳切,几位大人听了,也深受感动。”华安眉飞色舞地说道。
这小子竟这么替王振说好话,唐疏桐觉得他定有问题,幸好唐疏桐是知道那王振是个什么样的人的,不然还会信了他的鬼话,明明就是作秀,还被说成忠心耿耿。
“呵呵。”太皇太后冷笑了一声道:“这个王振,做戏倒是十分内行,皇上击球玩耍,但并未荒废朝政,本不是什么大事,他若真是忠良,私下劝谏便是了,何需这般大张旗鼓、郑重其事,不过是做样子给几位大臣看的罢了。”
“你且退下吧,总是挑好的说,叫你问也问不出什么名堂。”太皇太后遣退了华安,随后又对唐疏桐问道:“疏桐丫头,你觉得,这华安口中的王振,有几分真,几分假啊?”
“朝政之事,奴婢怎敢置喙。”唐疏桐较忙推诿,她可是知道,在明朝严禁后宫干政,虽贵为皇后都不能过问,她怎敢妄议。
“王振是内官,他的事也是后宫之事,你但说无妨。”太皇太后对唐疏桐说道。
“奴婢觉得,华安公公有避重就轻,袒护王振公公之嫌。”唐疏桐回道。
“怎么讲?”
唐疏桐虽知道往后王振会干预朝政,但却不便直接抨击王振后来擅权之事,便从公主对王振的检举说起:“顺德公主几日前曾提及,王振公公培植党羽之事,深宅妇人尚且知晓,内阁的阁臣们又怎会不知,可华安公公只字不提阁臣们对王振的不满,却满嘴是王振公公忠心耿耿、明晓事理、深得人心,他袒护王振公公之心,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见华安公公也许并不可信。”
“说下去。”太皇太后微眯着眼睛说道。
“太皇太后不妨暗传内阁大臣进宫问问,便可知王振公公究竟是否安分守己,至于华安,他虽跟随了太皇太后多年,不妨暂且暗中监视,若是真其心有异,留着倒成了祸端。”唐疏桐继续说道。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语气中有些怒气地说道:“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你现在去叫慧川派人去请杨士奇入宫,再让她找几个机灵的人,调查华安,哀家倒要看看,就在哀家眼皮子底下,他们要搞什么名堂!”
按照太皇太后的吩咐,唐疏桐安排妥了诸事,静观其变。
不久,杨士奇便入了清宁宫,太皇太后更衣完毕便去正殿召见他,待杨士奇向太皇太后问了安,太皇太后又对其嘘寒问暖了几句,便直入正题。
“杨大人,这段时日哀家少有过问政事,那王振可有什么动静?”太皇太后询问道。
“太皇太后有所不知,那王振自恃皇上偏宠,而太皇太后对其打压又有所松懈,便愈发肆无忌惮,野心毕露。王佑、徐晞二人与王振来往甚密,又对王振极意逢迎、极尽谄媚,二人也分别被提升至工部右侍郎和兵部侍郎。”杨士奇顿了顿又接着道:“那王佑更是无耻,微臣听闻王佑从不蓄须,有次王振问其缘由,这人回答道:老爷所无,儿安敢有。众位同僚十分鄙视,却又无可奈何,如此人品,如何能担大任啊?”
太皇太后怒气难掩,拍了拍桌子让杨士奇继续说。
“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怙宠骄恣,欺罔不法,可他也与王振交往甚密,似乎也是王振党羽,兵科给事中王永和弹劾他,却未得批复,想必也是被王振所压了下来。”杨士奇叹了口气道:“如今王振大力扶植党羽,羽翼渐丰,朝中明着的暗中的,都有他的势力,皇上又对其宠幸,若要除掉,不是易事啊。”
“关键是,这王振又十分会做人,对诸位阁臣十分殷勤,事事顺从,而朝中一如曹鼐、苗衷、陈循、高谷等人也都是王振推荐,然后遂次第擢用的,其根基已深,而杨荣杨大人已于去年卒,微臣与杨溥已是日益孤立啊。”杨士奇叹道。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