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蜀王下聘(1/2)
新婚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李恪是个面冷心热的男人,对于墨儿甚是宠爱,知她不喜繁文缛节,怕累着她,便交待了管家,府内事务只大事才许承报王妃决断,小事情自行处理,不可扰了王妃清静。
如此一来,墨儿每日不必为俗事所累,日子倒也过得悠闲自在。
在此期间,墨儿终于理清楚了她一直以来深为疑惑的一件事,那便是皇帝李世民与众皇子的真正关系。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常山王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都是正宫长孙皇后所生。长孙皇后为人极贤德公允,在朝臣中威望很高,皇帝对她也十分敬重。故太子人选,自然要从她亲生的儿子当中选。承乾是嫡子,又是长子,无论“立子以嫡”,还是“立嫡以长”,他都是天经地义的太子。只可惜这位太子不太争气,本身就患有足疾,外形不佳,还不想着勤勉努力,以自身修为来弥补外部不足。墨儿常想,他的内心应该是极度自卑的,皇弟们的优秀应该让他常常自惭形秽吧。否则以他的身份,何至于总是喜欢瞎胡闹来哗众取宠,甚至于后来索性在汉王李元昌等的煽动下谋反,事败后被废为庶人。这种结局完全是他自己不自量力、咎由自取的结果!
再说说其他几个皇位候选人。李世民自己非常看好皇四子魏王李泰,甚至几次想改立李泰为太子。李泰相貌英俊,聪明好学,端肃多才,在皇帝看来,一定能成为一个有道明君。
然而他的想法遭到了朝中重臣的激烈反对,尤以长孙无忌和谏议大夫褚遂良反对最为激烈。他们一致主张立皇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李治性情温和、待人良善,这些正是长孙无忌等人看中的,这样的皇帝好控制,他们可以继续维持外戚权威,保持元老地位,君臣共治,享天下太平。
这些缘由也是墨儿经过细细推敲才揣摩出来的。凡事经不得细想,一想原本很多不明白的东西都随之浮出了水面。譬如说虽然后世由于电视剧的宣传,加之一些野史的误导,很多人都以为李恪是唐皇李世民最钟爱的儿子,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