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东相遇(1)(2/2)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34岁的刘强东,额头上方生了一撮白发。
最后期限里的转机,
彼时,如日中天的富士康高调宣布要进入3c电商,也跟京东谈融资,态度很傲慢,条件很苛刻:想以极低的价格控股,要求刘强东必须答应,不然就用5亿美金砸死京东。刘强东又拒绝了,并强势反击:“我们光脚不怕穿鞋的,和我合作是你们一生中进入零售业的最后一次机会。”
眼看着距离偿还今日资本过桥贷款的日子越来越近,京东还是没有找到投资人。那一年,今日资本在召开年会的时候,除了邀请lp参加,也不忘叫上刘强东。当刘强东在年会的台上介绍自己和京东时,好运终于光临到他头上——一位来自香港的知名银行家留意到他。
这个人是徐新曾经的上司,百富勤投资的创始人兼香港超级富豪梁伯韬。他是徐新找来的“大咖”,并被特意安排在与刘强东同一桌的相邻位置。
“当时与京东同台竞争的还有当当和卓越,但刘强东已经开始强调要建立自己的物流,降低这部分成本。我参考过美国零售业,也认为中国零售层次太多导致费用过高,刘强东的执行力也很强,我认同他的理念。”
认同是一回事,投资又是另一回事。梁伯韬拉上徒弟——雄牛资本的李绪富,打算一起先对京东做个尽职调查。李绪富投行出生,与苏宁紧密合作过,可以说是亲眼见证苏宁是如何颠覆传统零售业并崛起的。与刘强东的结识,让他意识到另一种颠覆的可能性。
京东终于完成第二轮2100万美元的融资,其中雄牛资本领投1200万美元,今日资本跟投800万美元,梁伯韬以个人名义投了100万美元。这笔钱,照样被刘强东有条不紊地用在京东的物流平台、服务技术等方面。
京东“自毁般”的“烧钱”终于迎来效果:2008年到2012年,京东的年销售额分别为13.2亿元、40亿元、102亿元、210亿元、600亿元。比当当的种类全,比淘宝的正品多,正是刘强东当初一意孤行的两个决定,令京东杀出一条血路。漂亮的成绩单也引来投资:老虎基金、高瓴资本、红杉资本、dst、腾讯……
从2007年下定决心做全品类和物流,到2008年痛苦融资,迄今为止,京东的亏损数额依旧年年登上媒体头条,但2016年世界500强中唯一入榜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不是bat,而是被无数人否定过的京东。
当困境与诱惑同时出现,这对于如今寒冬中的创业者都是一次重大考验:你能否选择更好的坚持?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