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京东相遇(1)(1/2)
第二天,和别的大学一样,大家报道完分配班级,教导主任班主任介绍了清华的历史,并对大家寄予众望。
下午,星河就和王小海出了校园,准备开始职业家教生涯。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往往是骨干的,这里是京城,不是兰州。所有兰州的那一套在这里都不适用。星河和王小海走了很多的家教中心,两人一没有教师资格证,二又暂时没有学生证,哪个家教中心都不收取,所以一个下午基本没有收获。
听大家说中关村附近有一些高科技企业招聘兼职人员,允许大学生兼职创业,星河就和王小海就准备去看看。
大多数人记忆中的2008年,除了金融危机和奥运会,还有就是年初的那场大雪。正是这场雪,把京东上海的仓库也压坏了。
徐新拉着急需融资的刘强东,到处给他介绍投资人,只是客观经济环境实在是太糟糕。华尔街不行了,恐惧在整个创投界蔓延。几个与京东谈得好好的投资人,在听说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后,转眼间都避得远远的。
京东的估值跳水式下降,和投资人谈融资,价格从2亿美元降到1.5亿美元、1.2亿美元、1亿美元、8000万美元、6500万美元、4500万美元……最后降到3000万美元。徐新打电话给刘强东,说价格虽然不好,但京东得要这笔钱。刘强东直接拒绝了。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煎熬的日子:投资人都不肯出钱,物流还在亏损,资金也没有到位,京东要活过春节都很艰难。有次,京东的副总裁王笑松拿着付款单找陈生强(现京东金融集团ceo),因为供应商说京东再不付款就不给货。陈生强也很无奈:“明天要给员工发工资了,这钱付出去之后,工资就发不出来了。”
不得已之下,刘强东向今日资本申请过桥贷款,每年的利息是20%。时间就是金钱,刘强东开始拼命见投资机构,有时一天见两三家,有时一天五六家,拜访了四十多家,还是没人看上京东。每个投资人都问他:京东怎么赚钱?你的模式跟淘宝相比有什么优势?成本跟国美、苏宁相比,优势又在哪里?还夹杂着毛利率过低,运营效率太差等批判。
今日资本给京东做了四五次的过桥贷款,年底就是还款日。刘强东在面对员工时,总是热血沸腾地说:“钱马上要来了!”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他因为害怕员工知道真相之后失去信心,一个人躲在咖啡店里喝闷酒解压。
“从98年创业开始到现在,京东已经有二三百名兄弟了,很多跟了我快十年,别人挖都不走。十年后,他们离开时却可能一无所有,连房子都没有,车也没有。而且当他再出去找工作,别人会说他是来自倒闭的京东商城,找工作都很难。一个成功企业的员工离职找新工作很容易,但作为一个失败或者倒闭的企业的员工,找工作是很难的,因为是败兵。我的痛苦真的是难以言喻,骨子充满了恐惧感,还有那种对兄弟们的愧疚、羞愧。”
08年的京东有多险?看刘强东前额那撮白发就知道了好文分享第3张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