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92)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别人的生(1/2)
用自己的死去换取别人的生
我原来以为,在部队,在机场,在空中,人的眼界是最开阔的:飞机起飞时几十吨重的钢铁怪物大声吼叫着,拔地而起,雷霆万钧!跃上蓝天后,高山平原、河流湖泊、城市村庄……尽收眼底,令人扬眉吐气、心旷神怡!来到空军医院后,我才发现,最能拓宽我的眼界的地方竟然是病床前的那块“方寸之地”。我能在那块“方寸之地”接触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飞行人员。
那时的飞行人员,大多数是这样的人:年轻力壮,文化程度不高;检上飞行后,一头扎进学习中刻苦学文化、学航空理论、学飞行;毕业后分配到航空部队里便是天天飞、飞、飞,天天钻研怎么飞得更好。至于其他的什么,全不用自己操心:衣食住行有人操办,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人际关系简单得就像是1+1=2:我们是同志,同志间在平时就是真诚相待,在战时就是生死与共。我们是上下级,上级就要爱护下级,飞得不好时就骂一顿,骂过之后又像对亲儿子似的,手把手地教;下级对上级就是服从,平时令行禁止,战时奋勇冲杀,上级一声令下,会死也要坚决往前冲!人与人之间只有赤忱相见,没有勾心斗角,没事时就在一起打打扑克、吹吹牛,谈笑间,你给我一拳,我还你一掌——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自在;有事时全力相助,战时敢于用自己的死来换取战友的生!
我半躺在病床上,活动病床稍微摇起来一点儿,脸朝着房门。门总是开着的。有新入院的从门前走过,看见一个人大半身打着石膏绷带躺在病床上,就会走进来关切地询问:生的什么病?伤在哪儿?伤得怎样?哪个部队的?飞的是什么飞机?……一问一答之间就立即成了朋友;成了朋友就会经常来串门,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扑克、吹吹牛。于是,我的床前常常会围着一群人,大家在一起谈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谈得最多的是战斗飞行和训练飞行中的奇闻轶事。于是,我脚不出户,人不起床,却收获了空军故事一箩筐,使我眼界大开!
空勤、地勤本是同根生,都是陆军里的战士或基层干部。有的地勤人员本来也是从陆军中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飞行合格”者,满怀着驾驶飞机飞上蓝天的理想来到空军;可惜在最后的“临门一脚”被空军里的“白大褂”给“划拉”下来了,学飞行之梦破灭,才改学地勤的。毕业后分到航空部队,和空勤人员一比较,年龄、级别、资历都差不多,待遇、地位、晋升却大不同,心里就有点不大平衡。加之有的空勤人员年轻气盛,有点骄气,言行不大注意,也会在空、地勤之间引发一些矛盾。
空军入朝参战,面对的是世界第一空军强国,而我们的空军则是刚刚建军;人家投入了几千架飞机,我们只有几百架;人家的飞行员飞过几千小时,我们的飞行员只在战斗机上飞过二三十个小时……面对强敌,志愿军空军必须万众一心地投入战斗,和敌人斗智斗勇。
这时候,空、地勤之间的关系发生大变:血与火交织的空战使地勤们对空勤人员充满了敬意,看见他们一天起飞多次,紧张的空战使他们累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地勤们会感到十分心疼;看见飞机上被敌机击中的累累弹洞,使他们对空勤人员的安全格外担心;空勤人员在空中厮杀时,地勤人员在机场仰望蓝天,分分秒秒地计算着时间,简直是度日如年;如果自己负责维修的那架飞机没有按时飞回来,就会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时刻跑到塔台去打听,计算着油量,猜测着飞机的下落:是被击落了?还是被击伤迫降了?飞行员是不是跳伞了?降落在哪里?生?死?存?亡?……飞行人员则对地勤人员的起早贪黑地维修飞机,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冬里脱下棉衣钻进发动机进气孔里去检修(穿着棉衣钻不进去),冻得僵硬了,被伙伴们抓着两只脚拖出来,从而保证了飞机的良好性能,保证了空战中飞机不出故障、枪炮不出故障、炸弹不出故障,因此而对地勤同志充满了感激之情:生我者父母,救我者地勤战友也(常常因为地勤人员精心维护的飞机“抗打击”,才使空勤人员得以死里逃生)!
一位飞行员在一次空战中被多架敌机包围!他驾机奋勇冲杀,突升突降,和敌机打“对头攻击”(这对双方都是十分危险的),终于杀出重围,安全返回基地降落。地勤人员上去检查,发现飞机中弹30余发,飞行员居然把这样一架遍体鳞伤的飞机飞了回来!地勤人员直夸飞行员勇敢,技术好;飞行员则夸地勤人员飞机维修得好,坚固得像一辆空中坦克!
在一次准备起飞时,飞行员已经坐进座舱,忽然敌机来袭,对着停在机场上的我机猛烈扫射。情急中一名地勤人员猛地伏在飞机的座舱盖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座舱里的飞行员。座舱里的飞行员急得拼命挥手叫他走开,他却依然不离不弃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着飞行战友。
一位机械师看见自己的机长——飞行员没有手表。他想,机长要升空作战,一天战斗起飞多次,没有手表怎么行呢?就把自己的手表交给机长。机长不肯要,说:“我要是被打下来了,怎么把手表还给你?”机械师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不禁焦急而动情地说:“不,不,不,你不会被打下来的!看着我的这块手表你也应该努力飞回来!”说着,潸然泪下。在机械师的坚持下,手表终于戴到了飞行员的手腕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