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59)一心想当英雄(1/2)
一心想当英雄
当年我们参观航空学校的教学大楼时,走廊两边的墙壁上挂的全都是苏联航空界的名人照片。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后,我国的空军、我国的航空事业发展了,成长了,壮大了,完全有条件挂出我们自己的航空精英们的照片,以激励一批批进入航空学校的有志于航空事业的年轻人。不知他们这样做了没有?我很想在有生之年再去母校——第一航空学校去看看,看看半个多世纪后母校的变化,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几位当年的老领导、老教员、老同学,和他们叙一叙几十年来的别后之情!
当年在参观时,教员告诉我们,这座漂亮的教学大楼过去是地方某学校的教学楼。该校向中央打报告,要求收回这座大楼。中央答复他们:建设空军是保卫新中国的当务之急,你们克服点困难吧,支援支援他们。听了这话,我更感自豪,觉得我们学习航空的任务,非常紧迫,也非常光荣!
走出教学大楼,参观了学校的环境:宽阔的运动场上有好几个篮球场、排球场,还有单双杠、吊环、木马,跳高、跳远的沙坑,供航空学员锻炼平衡机能用的特殊器械——秋千、旋梯和虎伏等;还有北方特有的滑冰场。
我们的班主任蔡教员(蔡必勇)是通讯教研组的副组长——一位身材高大、长得非常“帅”的年轻人。他毕业于本校第一期,被分配到我国第一个轰炸师担任通讯长,现在又回到母校来任教。他不但外貌出众,工作能力、航空技术很强,而且口齿清晰,讲课生动,粉笔字写得很漂亮,电报发得流利、准确。当他佩戴着“伞牌”往讲台上一站,容光焕发,英气逼人,使人眼睛为之一亮!所谓“伞牌”,就是跳伞纪念章。纪念章不大,上面是一个人吊在张开的降落伞下的图案。虽然图案比较简单,但在航空学校却是职业和资格的标志。一个佩挂“伞牌”的人就是在无声地向众人表明自己的身份:一、是航空员;二、是第一期毕业生(第二期毕业的人还没跳过伞,三期、四期还没毕业,我们是第五期,刚刚入校,连雏鹰都够不上,只能算是“鹰蛋蛋”,还没出壳呢)。整个通讯教研组只有组长和两位副组长挂了“伞牌”,所以显得特别“打眼”。
蔡教员在课堂上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我们要学的专业,也就是我们今后要从事的职业——轰炸机上的空中通讯员。
他先从我们要掌握的轰炸机谈起:
“轰炸机的任务是满载炸弹飞往敌空,从空中投下一颗颗重磅炸弹,摧毁敌人的各种军事设施,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线。轰炸机队集中投弹时,全机队的炸弹可以同时投下,那真是横扫一切,雷霆万钧,威力巨大!所以敌人最害怕我们轰炸机,也最痛恨我们轰炸机,一旦发现我们来了,就会万炮齐轰,交织起一个严密的对空火网;同时起飞若干架歼击机来拦截和射击我们。因此,我们这些轰炸机航空员要具有忘我的勇敢精神和高超的技术手段,去同时应对地面和空中的那些拼死扑向我们的敌人。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