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少年从军见闻录 > 少年从军见闻录(9)母亲的信使我泪如雨下

少年从军见闻录(9)母亲的信使我泪如雨下(2/2)

目录
好书推荐: 恶魔校草太腹黑:甜心咬一口 超神入梦 关关娵鸠,在陆之洲 心若有了方向,到哪儿都是天堂 叶卿修仙传 毒医魔女独霸天下 异世倾城之紫灵魔女 我在六界那些事儿 许你一诺千金 恶魔头条宠:丫头,乖乖入怀

这个疑问当时在我的脑海中一闪,并没去细想。后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岁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终于懂得了其中的奥秘:她自知自己即将无产,而且无业,把儿子拢在身边肯定要害了儿子,甚至要害其一生。为此,她果断作出决定:让女儿考简易师范,可以免费上学,将来当小学教师,有碗饭吃。让儿子参加革命,跟着前途看好的共产党走,这样才会有出息。可是儿子只有14岁,能承受人生道路上的风霜雨雪吗?能经得起血火交织的战场考验吗?她肯定是考虑再三、犹豫再三,内心斗争激烈。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感情,毅然地催促我走上了参加革命之路。为了不影响我的情绪,她把内心的伤痛和万般的柔情深深地埋在心底里,却装出一副笑脸把我送出家门。可以想象,当她目送着年少的独子愈走愈远,直到连背影都看不见了之后,回到家里,一定是关起房门来无声地痛哭!而且只能是关起房门来不出声地哭,因为不能影响家里其他人的情绪。

可以想象:儿子走后的几天里,她茶饭不思,惘然若失。接着又是连日连夜的风雨天,夜深人静时,她躺在床上听雨打南窗,想象着少年儿子在风雨泥泞中挣扎的情景,当然就会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终于,压抑了多日的情感突然爆发!感情战胜了理智,她一跃而起,灯下提笔,感情如洪水决堤,汹涌而下,一诉为快……于是,便有了这么一封令我挥泪如雨、令其他学员也为之动容的家信。但她写信的目的不是为了动摇儿子参加革命的决心,不是为了把儿子拉回来,她仍然鼓励儿子:“相信有这么一天,我的儿子长高了,长壮了,骑着高头大马回来,我们母子再相聚……”

母亲,她是地主,又是国民党将军的太太,为什么会相信共产党会有光明的前途,以至于悉心安排自己的少年独子跟共产党走?其真实原因,除了解放时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之外,还可以从她的家庭背景、亲属关系及其个人成长史上找到点原因。我母亲出生在江苏一座小县城里的一个大户人家。所谓“大户人家”,指的就是名门望族。虽然母亲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风依旧,派头仍在。她是看不起江西乡下的土地主的,不甘心在江西乡下当土地主;她也看不起无所事事的官太太,不甘心放弃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去当专职夫人。于是,她倾其所有,在乡间造校舍,建学校,延请名师,广招学生,办起了一所乡村完全小学。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音乐、美术、体育等,是方圆数百里内罕见的一所新型乡村完全小学。于是,附近乡、村慕名而来求学的少年男女多达数百人。从客观上讲,她是无意地、不自觉地为共产党培养了一批干部:解放初期,小学毕业生就算是知识分子了,就可以参加工作;这所小学的学生中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共产党的干部。

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和妹妹去扫墓,惊讶地发现母亲的墓地上已被水泥浇灌(我们也有这个经济能力给母亲的墓地浇灌水泥,但考虑到周围群众的墓地也都是黄土包,我们不能脱离群众)。这是谁干的?后经了解,是当年的乡村小学里的一个学生给老校长献上的一点心意。该学生当年学习成绩很好,因家贫,拟退学。母亲得知后,免了他的学杂费,使他能读到小学毕业。解放后,他参加了工作;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他已是省台联的处长。当他发现老校长的墓地还是一抔黄土时,就悄悄请人给浇灌了水泥。

母亲的娘家既然是大户人家,自然知识分子就多,出路也广。母亲的亲戚中不乏国共两党中的高官,也不乏杀身成仁的志士。母亲对娘家的轶事是津津乐道的,她曾给我讲过她的两位表兄的故事。

一位沙表兄,是个桀骜不驯的青年,因为抗拒家庭的包办婚姻,负气离家出走。在社会上飘零了一段时间后,他参加了共产党,后来成了当地著名的共产党人。一次,因兵祸,他的家人全部出逃,只留下他那已婚而未同房的妻子看家。沙表兄趁兵荒马乱之机,偷偷跑回家来看看,发现家中空空如也,只有那个被他嫌弃的妻子一人在家。他问:“家里人呢?”妻答:“都逃难去了。”“你为什么不走?”妻回答得也乖巧:“等你呢。”沙表兄惊讶地看着妻子,心中颇受感动,不禁动情地说:“你是个好人,一个好女人!”这天晚上两人才真正同了房。没想到这“一夜情”就使他的妻子怀上了他的孩子。

可惜呀,这个贤慧女子幸福来得太迟却去得太早!不久,沙表兄站在屋顶上指挥农民暴动时,不慎从屋顶上摔了下来!摔伤了的他行动不便,以至于被国民党军警抓住。在审讯中,他历经种种酷刑,坚贞不屈,终于被押赴刑场枪决。

他的妻子闻讯,买了几十条白毛巾,挺着大肚子去刑场。枪响过后,她用白毛巾吸血,尽量把丈夫的鲜血带回家,象征着把丈夫请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后来她就专心抚养丈夫的遗腹子,终身未嫁!烈士、烈女,坚贞不屈,相爱终身,感天动地,感人肺腑!

还有一位陈表兄,他大我母亲好几岁,是那个年代稀有的大学生。我母亲是他的崇拜者,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的“粉丝”。母亲曾这样形容他:“一身白色的西装,一副潇洒的举止,中英文均极佳。出身于书香门第,我那个舅舅(指他的父亲)是前清举人,没来得及考进士就‘民国’了,是江浙一带有名的书法家(无锡“蠡园”中许多石门门顶上的门名就是他书写的。我还是解放前游览过,不知现在是否还保存着)。他们夫妻恩爱远远近近出了名,一生从未红过脸。”陈表兄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陈表兄风度翩翩,谈吐幽默风趣,举止高贵优雅,知识丰富,博闻广见,是众表姐妹的大哥哥,也是众表姐妹的崇拜对象。他在上海读大学,每年寒暑假归来,众表姐妹就围着他转,听他讲上海的见闻,讲国内外的大事。他这个人自然是属于公子哥儿一类啰。没想到上海一解放,他就被任命为上海一家大报的总编辑。原来他是个老地下共产党员,真叫人看不出来。母亲曾要我经过上海时去找他,认识认识这位出色的、没见过面的表舅。后来我几次经过上海,甚至走过那家报社的门口,犹豫了一番,终究还是没有进去。我觉得人家是老革命,是高级干部;我一个小兵,家庭出身又不好,找到他时,说些什么呢?他也许会不大理睬我,我何必去自讨没趣?所以我终究还是没去找过他,直到前些年在报上看到他逝世的消息。他也始终不知道他还有个表外甥住在上海(后来我定居上海),和他相隔咫尺,却咫尺天涯,从未见过面。

可能是由于有这样的一些历史背景,使我母亲认为,共产党并非国民党所宣传的“洪水猛兽”,而是一群爱国的有志之士,中国的未来应该是属于他们的,所以她才敢于动员自己的年少的独子跟着共产党走。(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小说之王严鸿影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 辜负全世界后,你告诉我她们都是真的? 我转投章邯再建大秦,刘邦哭麻了 边城往事,从死囚到混世枭雄 官府强制发媳妇,不领犯法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四合院:我真不想穿越啊 污衊我反派?给爷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