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父母思想(1/2)
路芳搬到南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回家娘家更方便了。
路芳是个孝顺孩子,以前差不多一个月也会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会给爸妈买礼物。
路妈喜欢穿,路芳经常会给老妈买衣服。
路妈每次都欣喜地接受二闺女的礼物,在路芳回去之前,总塞钱给闺女,闺女是孝顺的好孩子,心里总想着自己这个当妈的,当妈的自然更是心疼孩子,生怕孩子在外面钱不够花。可路芳极少接受老妈的钱,除非实在是有困难。
现在好了,搬家以后,离家近了,想天天回家看老爸老妈都可以。从她租住的房子到老妈那儿,坐地铁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赵伟也很乖,只要路芳回家看爸妈,他都愿意跟着,只要他工作不忙,而且从不两手空空进门,经常会带点儿路爸路妈喜欢的东西,不管买什么吃的喝的,都是用心之选。
路爸路妈对这个博士二女婿总之是满意的,尤其是路爸。
自从路芳领了证,路爸路妈了了一大心事。
中国人的传统,中国人的父母,都是等孩子什么时候结婚了,抚养子女的大任务才算是大功告成。当然,未来还可能肩负起看孙子外孙的工作,但,子女结婚是个标志,这是卸下大任的标志。
路妈路爸现在都退休了,每天就是遛遛弯,聊聊天,逗逗狗。
路芳今天三十了,刚结婚。
路妈想想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三十岁的时候,路妈已经有两个女儿了。
路妈二十四岁结的婚,二十五岁生了路曼,三十岁生了路芳。
一转眼三十五年过去了。
路曼今年三十五岁了,可还没个孩子,想想自己三十五岁时,路曼都十岁了。
唉,路妈的心事又来了。
这路曼,到底什么时候能才有个孩子啊。算起来,路曼结婚都七年了,七年一直都没能有个孩子,真是愁人。
刚结婚那会儿,路妈路爸就劝他们早点儿要个孩子,眼看着两人就奔三十了,男的还好,女的一过三十,生孩子就费劲了,精力体力各方面都开始衰退了。
可路曼不听父母的,结了婚两个人要享受什么二人世界。路妈想不明白,三口之家多美满,二人世界有什么好享受的。
路曼说老妈不懂生活,现在的人年轻人都这样,结了婚都不着急先要孩子,过够二人世界了,才规划三口之家的生活呢。
路妈路爸说了不算,说了路曼也不听他们的。
二人世界享受了两年,奔三十了,才开始琢磨生孩子的事。
结果呢,五年了,也没要上个孩子。
眼看着别人噼里啪啦地生娃,路曼才越来越着急了。
路妈总是忍不住唠叨路曼:跟你说早点儿要孩子,你就是不听,现在着急了,岁数在那摆着呢,肯定越来越难啊。
路曼虽然嘴上还是说路妈是老脑筋,说现在人生孩子都晚,同学朋友都三十二三才生孩子。
话虽这么说,可路妈清楚,路曼心里很着急,她就是嘴上不承认。
路妈认识的街坊好友,也有些人的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结婚好几年了,就是生不出孩子来。
路妈现在也明白了,那些想要孩子又要不上的人,只能以不想要孩子啦、要享受二人世界啦等等作为借口,以掩盖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实。
路妈知道了,路曼他们不是真的不想要,是真的有困难。
路妈成天举着手机,不是看新闻,就是看朋友圈。
老年朋友圈,不是鸡汤就是养生。
退休了,可不就剩下这些事可做了。
路妈成天手机不离手,老花眼镜除了睡觉的时候才舍得摘下来。
路妈看着手机,跟路爸念念叨叨,“老头儿,你看过这条消息吗?说人口出生量急剧下降,跟乾隆年间持平。”
“乾隆年间?”路爸每天看新闻,还真没看过这一条。
“啊,现在的人都不生孩子了,真是的。”
“出生率这么低啊?”
“啊,你听着啊”路妈盯着手机屏幕继续念:“有统计数字显示,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之时,中国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是6.0以上,意思上平均一个妇女生育六个孩子,而到今年,平均生育率只有1.0。”
“嗯。”路爸认真听着。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