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镇故事(2/2)
这段乡志还是我做舅舅的老师告诉我的,他对历史很感兴趣,是镇上的中学历史老师。他从中学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很旧的小册子,就是介绍我们小镇历史的。当时他说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还是似懂非懂的,但是我依然对他充满崇拜。没想到我们这座小镇还有这样的历史,但是那本乡志上并没有什么关于历史名人的记载,但我想那一定是有的吧,只是没有非常有名气的人而已,大部分人都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不留痕迹。
小镇的以前的故事就不赘述了,我即将要讲述的是我们的故事。据我妈说,在90年,也就是马年出生的孩子在我们那个老街上大概有20个,而我是其中出生比较早的,而最早的好像是那一对双胞胎男孩,叫王一和王二,他们是住在街东头,而我是住在街西头。我们那个年代计划生育实行的很严格,但是大多数家庭还是坚持要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些头一个是女孩的。我们那时候的农村有政策,头一胎是女孩的可以再生个孩子而不罚款。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家里你能看到清一色的女孩,然而还在牟足了劲想要生个男孩。
我是幸运的,我是个男孩,而且是独生子。大多数家庭都是两个甚至三个孩子。我两个叔叔家就都是两个孩子,而且都是男孩。我大叔的俩孩子,一个叫刘风,一个叫刘宇,刘风和我一样大,刘宇就比我小两岁。我二叔的俩孩子一个叫刘强一个叫刘壮,一个91年,一个92年。另外我们四邻还有几个女孩经常一起玩的有刘珍珍,刘依依。还有陈明志和陈长青两个捣蛋的男孩子。
我们沙城街上基本上有四大姓,刘陈祝李,又以刘姓最多。而我们街东和街西又是两个不同的区域,街东的孩子一起玩,街西的孩子一起玩,偶尔会一起玩,更多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小冲突。我是街西的孩子王,而李壮是街西的孩子王。小时候为了一些小事闹的脸红脖子粗是常有的事,现在想想真是好笑。
我们这帮90后的孩子打着闹着眨眼间就上了初中,初一初二的时候还能经常一起玩。但是转眼间就初三了,节奏陡然上升了一个高度,还真是不太适应。我的父母是对我抱着极高的期望的,毕竟我是家里的独子,他们的思想还算是开明的,我们家在街上经营者一家服装店,生活还算不错,他们对待上学的态度也很坚决的支持。儿时的一些小伙伴已经在酝酿着,初中毕业出去打工,或者去职高、技校、卫校学个技术。我的情绪也变得莫名其妙的烦躁,每个人的青春都会有一段叛逆期吧,我的叛逆期就在初中时代慢慢的积聚爆发......
沙城镇初级中学是我们这个小镇唯一的一所初中,十里八乡的孩子都在这所中学读书。离家远的很多人都是住宿舍,当然我是不可能住宿的,我家离中学就几分钟的路程,我们几个经常是结伴去上学。顺便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中学在我们方圆几十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每年按比例来算输送到县一中、市一中的优秀学生都不可胜数。许多邻镇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这边来读书,而我所要讲述的故事也主要发生在这所学校。
这座充满历史和欢笑的小镇,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