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1/2)
适当是一切法的实相
问:师父,名法中的我是否是指能够和其他人分分合合的我?《开怀居士讲解脱》中提到四禅中张三作意“我是李四”,这时候他会感觉到“我就是李四”,这是不是指张三和李四的名法融合了?或者是说张三还是张三,李四还是李四,张三中只是夺了李四的身,李四的识离去了?
答:大概会有三种情况,这个和张三作意有关系:
第一种就是像庄周梦蝶,张三和李四是一体的,李四怎么想的张三就怎么想,张三怎么想的,李四就怎么想,没有明确的你我的分别。李四不会感觉自己多了个自己或者其他的“灵魂”,张三也不会感觉到身体里有李四的灵魂。顶多是觉得自己变了,李四也觉得自己变了,实际上没有你我。
这种情况是因为四禅中的极其随顺的心态导致的,不过问题是,假设张三和李四是差异太大的人,张三做不到这种情况,会被弹回,因为潜在的排斥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会弹回。
第二种就是类似附身,当张三作意是:“我是李四,我和他一样的感受,我感受他的感受”那么张三就会类似梦境一样的感受,梦见自己是李四,但是不会操控梦境,只是体验。
第三种是夺舍,这个会有种精神分裂的感觉,或者很强的压迫感,假设对方还是活人,张三会需要很大的精力去压制李四的意识;而李四会陷入一种压抑感很重的梦境,无法自控。如果李四是生理机能还没坏掉的死人,那就是借尸还魂。这一种类型的作意是:“我是李四(潜意识是我代替他)”
微小的意识差异造成的结果会不一样,其实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精神问题的人,有一体多魂的现象,所谓的鬼附身也不是每一例都那么明显的,有很多生理没问题,但是精神有一定问题的人,其实有25%到30%都和外来灵进入身体有关系。
问:由上述例子结合《开怀居士讲解脱八》文章中最后的论述,我不禁产生出这样的推断与理解:行舍智积累到最后是不是发觉无法灭掉这个名法中的自我而选择随顺?或者说当定时不动,妄动时则以慧处理它。
答:不是,都不是。行舍智会引发一系列的戒的行为,会陷入戒禁取见。行舍的行为本身是没错的,戒律也是没错的,但是如果你不能明确的省察贪嗔是一体两面时,戒律、行舍都无法使你解脱。因为你不得不去不停的舍去某些东西,不停的强迫自己持某种戒律。一旦你发现贪嗔是一体的,你会发现,你怎么做都不对。
而解脱的大门正在这里,所谓中道的智慧,在这里成熟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适当是一切法的实相。适当!既不是名法在解脱你,也不是色法在解脱你,你不能局限在法里。
所谓的智慧,就是一切言行思想的适当。你应当随顺于这些适当,这样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你不是为了什么而什么,你不是为了解脱所以你有戒律,所以你也不是强迫自己;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