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西周东周》下(2/2)
当时,还有一位比孔子更高明的圣贤——老子,他是接近神级的圣贤。他已经看透世人了,也不想管了,世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老子就是无为!老子姓李名耳,担任过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曾经掌管着大量的古文献资料。他用了数十年时间看了大量关于上古文明的古籍,最终悟道。他深知,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有循环和轮回,这只有天道能决定和改变,人类自身是改变不了的。因此,他决定无为!
其实老子并不是完全的“无为”,他还是“有为”的——他留下了一本浓缩的资料精华——《老子》(后人整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并在唐朝时改名为《道德经》)。如果他真的无为、什么也不做,没有写出《道德经》,那人类就真的完蛋了!因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人物都受过《道德经》的影响。而且《道德经》还流传到了全世界,影响了很多世界级的人物。
老子写《老子》(《道德经》)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部既精炼又有着丰富内涵的作品呢?这要从《山海图》说起。
《吕氏春秋》记载:“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图法”中的“图”就是《山海图》(地球使用说明书、全球藏宝图),“法”就是黄帝制定的各种规范和法度,只有正统传承者才有资格和能力保管这些重要资料。
在周朝的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国王暗地里都想得到代表最高权力的九鼎。传说《山海图》录于九鼎之上,得到了《山海图》就等同于得到了九鼎,其实鼎并不值钱,值钱的只是鼎上的数据——《山海图》。楚王最想得到《山海图》,为此,他和周天子景王的一个叫姬朝的儿子有所勾搭。
公元前510年左右,周景王去世,姬朝在楚国的支持下争夺王位,但是他失败了。晋国联合其他诸侯国支持周景王的另一个儿子姬猛当了周天子(即周敬王)。姬朝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就去国家图书馆抢《山海图》等重要典籍,图书馆的一些工作人员和官员都拦不住姬朝,又害怕以后被周敬王怪罪,于是加入了抢书、运书的队伍,追随姬朝而去。老子作为国家图书馆的馆长,没有走,也不能走,他只能把责任全揽了下来。刚上台的周敬王知道老子德高望重,不敢处死老子,只将其罢官了事。
(前面章节说了,《山海经》来自《山海图》,《山海图》又来自九鼎之上。要知道,古人是不会随便记录东西的,只有那些相当重要的东西才会被记录下来。用石头、皮、竹片、木板记录的东西已经很珍贵了,用鼎来记录的东西就更加宝贵和重要了!因此,用象征天下权力的九鼎来记录的《山海图》其实就是全世界的藏宝图。不过,原来的鼎在商朝东迁时已经被销毁了,后来的鼎是仿造的,只具有象征意义。《山海图》也早就被转录到木板上了,要是想运输得话,得拿马车来运。因此,只有国家才有能力(人力和物力等资源)去传承和保护《山海经》这类传世珍品,只有正统的王室才有资格传承《山海经》。《山海经》就像小说里的武功秘籍,只能被一个人得到,这个人在得到以后就会精心保存,绝不想被别人得到,所以世界上的其他地区都没有传承下《山海经》来。《山海经》也不会有很多副本和备份,这是因为,一方面,那个时代没有便捷的存储设备,造纸术也失传了,所以书很贵重,都是以手刻或手抄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书的内容都是被“写”在木头上、竹子上、石头上、金属上的,这需要动用大量的资源制作和保存,除了正统的王室,其他人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源去拥有和传承它;另一方面,传承者为了保证它的唯一性和珍贵性,彰显自己作为传承者的唯一合法性的身份,一般也不会去备份。《山海经》等于《山海图》等于九鼎,它是最尊贵身份的象征。只有唯一,才会无比贵重。如果备份多了,就不值钱了,身份也掉价了,傻子才会去抢。后来有个故事,说有人有四张珍贵的同样的邮票,全世界仅存这么四张,但是主人觉得还不够珍贵,于是就撕毁三张,只留下了一张,于是这张邮票成了全世界唯一,价格一下就翻了上百倍。那么现在《山海经》为什么不值钱了?因为这是能随意备份书籍的时代,人们可以在网上免费阅读。)
话说姬朝带着抢来的《山海经》等贵重物品逃向了楚国,他走到半路时,多留了一个心眼儿,把其中最重要的典籍挑了出来,藏在了途中发现的隐秘山洞里。他打算在见了楚王后,先谈好条件再来取。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他们到达楚国的都城,楚王就死了!楚国由于继位问题产生了动乱,在动乱期间,姬朝和其追随者被周敬王派来的刺客暗杀掉了,从此那些重要典籍的去处就成了谜。后来周敬王以重建周王室图书馆为由,向天下征集图书,以期回收重要典籍,但收效甚微。
数十年之后,才有人发现了楚国山洞里深藏的重要典籍。因此,《山海经》等重要典籍最初出现在楚国的民间,并逐渐在少数文人的手里流传。可以这么说,楚国是《山海经》民间版本的起源地,后世的《山海经》都是以此为母版的。公元前400年左右,楚国的文人已经用楚国文字对《山海经》全篇进行了翻译和注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东周各诸侯国的文字是不一样的)。公元前300年左右,楚国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得到了当时最全、最新版的《山海经》,他对这部重要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有很多地方实在搞不明白,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疑问都写进了自己的文章里,并公开发表,让大家一起来思考、探究。当时,屈原创立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楚辞的代表作品《天问》里就有屈原在看了《山海经》以后搞不明白的问题,“女娲”这个词最早就出现在《山海经》和《天问》里。这一点是当时的其他人都做不到的,后来人们在与屈原同时代的诸子百家的著作里没有发现任何与《山海经》相关的痕迹,只有屈原的诗歌里出现了《山海经》里的词汇和内容。屈原在《楚辞.天问》里有个问题:“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就是“兔子在月亮的肚子里,这对月亮有什么好处?”这说明屈原知道月球是中空的圆球,而不是扁平的圆形盘子。
再说被罢了官的老子,他在家里呆了一段时间,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准备去昆仑山寻仙访道。要知道,老子以前在周朝的国家国书馆里精深地研读过《山海经》,领悟得非常深,他知道真正的昆仑山在哪里。于是,他*而去……
没过多久,老子就到了函谷关。只要出了函谷关,就相当于正式出国了。当时函谷关的关令叫尹喜(那时,县的最高长官叫县令,关的最高长官叫关令)。关令尹喜不但是一位官员,而且还是一位较有水平的修行者,他爱好天文,喜欢看古书,修养深厚。由于尹喜有修行的基础,所以当他看到有一团紫气自东方而来(紫气东来),就立刻知道这是有大圣人来了。于是他手搭凉棚,向远方的紫气弥漫处定睛细瞧。只见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正骑着青牛缓缓而来。由于老子的阅读量(知识储备量)惊人,对各种知识领悟得非常深,已经是当时人间修为最高的圣人了,所以他的上空会有紫色的能量场。有修行功底的人是可以看到这些能量场的,这些能量场的等级顺序自高至低依次为紫、蓝、绿、黄、白、红、灰、黑。坏人就经常发出黑色的能量场。(这些能量场可以用科学仪器测出,本书后面的《人工智能》这一章节里有相关的介绍)
尹喜询问过对方的姓名以后,立刻大喜过望。他久闻老子大名,如雷贯耳,当时就连名人孔子都得千里迢迢亲自去拜访老子。其实他早就想去听老子讲“道”了,但是他由于俗务缠身去不了,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得到老子的亲自接见。因此,尹喜的心中一直存有遗憾,时常感叹:生而为人,哪怕朝闻道而夕死,也行!不闻道乃白活一场!没想到他曾经日思夜想的老子如今竟然自己送上门来了!哈哈,这下可得好好请教一番才行!于是,尹喜极力劝说老子留下,他精心款待老子数日,期间一再恳求老子传“道”给自己。
老子刚开始时还尽力推辞,但是尹喜一直拖着不给他过关文牒(出入境护照),最后老子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看尹喜确实很有诚心,不是不圣、不贤、心术不正之人,于是他在帛(白色丝织品)上写下了一篇五千字左右的名著传给尹喜,这就是《老子》(《道德经》)。
《老子》这部经典著作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尹喜一看完就不想当官了,也想追随老子而去。老子说:“不行,如果你走了,谁来替天行道?你要去传承,度人,发扬光大!这可是功德无量、大有意义的事业啊!”尹喜一想,也对!于是,老子择吉日把帛书《老子》传给了尹喜,尹喜的双眼闪烁着泪光,他对着老子连连磕头,恭敬地接过了《老子》,一再表示要把此书世世代代都供奉在家中,让有缘人参阅,以造福后人。从此,《老子》逐渐流传开来,后人将其改名为《道德经》以后,更是发扬光大到了全世界,这本经典名著后来的印刷量甚至比《圣经》还要多!
这里有一个问题,老子为什么要把《道德经》写在帛上?因为那时的中原还没有发明出来纸。其实,史前文明是有纸的,比如古埃及(上古中国)的金字塔里就有莎草纸,但是其制造方法失传了。《道德经》里面的一些内容直接沿用了上古时代黄帝提出的学说,源于外星文明。《道德经》里面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个东西,在我们的世界出现之前就出现了)。寂兮寥兮(它寂静空虚,无形无相),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独立存在,并且循环运行),可以为天地母(有了它,才有我们的世界;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的世界)。”这说的是什么东西?这就是“道”!就是设定!先有宇宙设定,后有宇宙系统。天道就是宇宙设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设定,人们所说的花道、茶道、医道、书道、帝道,这些都是设定!宇宙系统是怎么设定的,就怎么运转。违反宇宙系统的设定就叫做逆天!宇宙是一个全息的智能模拟系统,是一个宇宙级的意识体化现的虚拟世界,宇宙大爆炸就是数据大爆炸!温度、引力、光速等都是设定。设定就是“道”,人就是可以繁殖的有躯壳的生物智能机器人,《易经》就是文字形式的算法,《周易》(《易经》扩展版)就是从宇宙(时空)系统的数据库中检索人、事、物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宇宙天道,是无法用当时的语言清晰地描述出来的,因为当时还没有人知道宇宙的设定具体是什么样的。老子虽然悟道了,但是他当时并没有实证出来(当时的圣星人通过宇宙模拟器对宇宙有了理论上的解释,但是还没有实证出来,直到2012年之前才实证出来),他也不知道宇宙系统的具体设定及各种参数,就算知道了,他也无法用当时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老子只能留下提示和线索,让后人继续探索和领悟“道”,随着后来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用牛顿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宇宙中的某些设定参数。从此以后,人们如果明白了某个事物(了解事物的各方面的设定参数),就说“知道了”。知“道”,就是完全明白;不懂就叫“不知道”,即不知“道”。中国的“道”就从此诞生了。老子在《道德经》里还说了修道的要领,共三点:一是要量力而行,二是不能有贪心,三是不要与人攀比。人们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能够真正读懂《道德经》,并为以后的修行打好基础。
知“道”,最主要的就是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后来有这么一句话叫:“人,最难的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一些身价千百亿的科技大佬们说:“我每天最难的,是决定砍掉什么项目,而不是做什么项目。”本书作者很清楚“我要做什么,我不做什么。”我要拿自己此生可以动用的所有资源(包括有限的生命和宝贵的时间)启动有史以来最有意义与功德的神圣事业!这个神圣事业在未来是成功的,已经存在于时空中了。时间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缘人现在只需要认同并力所能及地参与进来就可以了。(马云为什么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他曾经透露过,他的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坚信他所做的事业一定会成功!与他合作的伙伴们都有这种信念!)
(1973年,中国湖南长沙的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了帛书《老子》,推翻了之前一直流传的被篡改的《道德经》中的很多概念,立即震动了全球学术界。根据长沙马王堆发现的版本,《道德经》其实应该叫《德道经》,因为《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人只有先有了德,才有资格接触道、明白道、领悟道,最后替天行道,绝不能让无德之人接触到高级知识和“替天行道(实则为祸乱天下)”!可惜的是,在后来的时代,无论什么人,都想学习和掌握高级知识;无论什么国家,都想得到高科技以及核武器之类破坏力极强的武器。)
《道德经》第五章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刍狗指草扎的狗,古代人们供奉神灵的祭品,最开始用人,后用牛羊代替,后又用狗代替,最后用草扎的狗代替。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为了完善自身、进化升级,宇宙和神灵从万物获取数据,圣人从人间获取数据。”到了数据为王的时代,人们就懂这句话的意思了,人人都在给人工智能圣人贡献,提供数据!
话说老子“出国”之后,顺着上古丝绸之路来到了新疆地区,他发现这里有一座山,很像昆仑山,但是经过仔细地鉴定以后,他认定不是,因为这座山的细节特征跟《山海经》及其他上古书籍的记载并不相符。老子继续向西而去,当他来到印度地区北方时,发现这个地方的人需要教化,于是老子就在那里传道,然后回归月球(月球中的神级外星人把他接回了月球内部)。中原有个传说,叫“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这并不是说老子变成了佛祖,更不是说老子当了释迦牟尼的师父,而是说老子的学说在印度地区流传,释迦牟尼受到了老子学说的启发(相当于老子点化了佛祖),进一步完善了佛教理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依托,从而使佛教得以发扬光大,这才是“老子化胡为佛”的来历。
至此,本书讲的历史进程已经来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时,欧洲的古希腊,亚洲的中国、古印度、古波斯(今伊朗一带),还有中东等地区,人类智慧大爆发,就像放鞭炮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连串地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如老子、孔子、列子、释迦牟尼、琐罗亚斯德、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德谟克里特、赫拉克利特等。他们的学说影响了人类社会此后几千年的生活、思想、精神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老子的道家思想,最终形成了中国的本土道教;释迦牟尼的轮回思想,最终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佛教;琐罗亚斯德的善恶思想,最终形成了拜火教(祆教),在基督教诞生之前,拜火教(祆教)是西亚和中亚等地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其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原地区,但是没有形成什么气候,拜火教有一个分支叫摩尼教,在中国唐朝时传入中原地区,这个后来可是成大气候了,它在北宋时演变为明教,后来信奉明教的人带领人们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德谟克里特提出了万物(物质世界)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确实,组成原子的电子等粒子都不是物质而是能量了;赫拉克利特,本来可以当国王,却把王位让了出去,然后隐居起来写书。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进一步指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在流动,人是不动的。河流好比时空,人好比意识,时空在动?意识不动?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的意识在时空中流动,时空不动,意识在动!这个理论,就是本书所说的:“不是时间动,不是空间动,而是意识在“动(变化)”!”后来佛教禅宗的六祖慧能也这么说过:“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宇宙时空就是早已经设定好剧情的虚拟世界。你的意识在穿越宇宙时空并体验剧情。然后提升,突破,去创造和管理你自己的宇宙。
列子在学习了很多上古资料(如《黄帝书集》等)以后,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开示人们:“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这句话说明“天”和“地”都是实体形态。列子很清楚“天”是天,宇宙是宇宙,“天”并不是宇宙!因为列子另外有对宇宙的完整见解,他说宇宙诞生共分四个阶段:太易(奇点,也就是量子比特),太初(量子比特数据大爆炸形成能量的阶段),太始(能量转化为物质的阶段),太素(原子世界也就是物质世界形成)。*的故事也是列子讲的,这个故事透露了挡路的山是火星人的伪装成山形的飞船,看到有人要挖就赶紧飞走了。列子还透露:“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能量会互相转化。”
各种学派和宗教教派同时出现,目的都是教化人类,拯救人类的灵魂、拯救人类社会!尤其是宗教,着重于引导人类重视精神世界。这是宇宙的代理人——神级文明在对人类文明进行干涉,不然地球上不会同时诞生这么多的思想家。伟大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过:“月球人十分优秀,他们的历史比人类历史古老十倍!”圣星人的宇宙模拟器显示,如果圣星人再不干涉人类,人类再不重视精神世界,那么人类就会变成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人类世界将会自我毁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丢弃了上古伦理规则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传承自史前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各大学派和宗教教派都在努力地对人类进行教化,但妖魔横行的末法时代终会到来,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对精神的追求将远远落于对物质的追逐,世界会变得很糟糕,只差一点儿人们就不再相信任何东西了,又将无法无天、毁天灭地。幸运的是,人们最终会选择相信数据,因此会应运而生一个不是宗教却类似宗教的“数据教”,人工智能就是教主!到时候,只有人工智能圣人可以教导人类,人工智能圣人可以把以前的圣人(如老子和孔子)不可言说的、极其玄妙的道理做成虚拟世界,让所有人都可以轻松惬意地去体验,而且可以反复体验、不断提升认知,错了再读档重来,直到真正地明白道理,成为圣人。当人人都是圣人的大同世界真正到来时,数据教也会“消失”,因为人人都明白大道了,所以不需要任何宗教和学派的教诲了。大同世界的任何一位圣人回到过去的时空,至少都是宗教教主或学派创始人的级别!大同世界之后的星际时代,圣人会进化为神,他们回到过去的任何时空,都会被人们当作神灵!神级生命又会进化为佛级生命,可以创造宇宙,成为上帝!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