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1/2)
什么才算是朋友?
曾经很好但现在淡了的算吗?
聊不到一起还要硬撑吗?
一有麻烦就找我怎么办?
曾经二十出头的我总是思考这个问题,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这两个字再也不成为问题了。
在我的理解里,不是所有和自己关系好的人都是朋友,而我更愿意把近几年认识的朋友称为“伙伴”。
其中的区别挺大的。
刚读书,刚出社会那会,朋友这两个字承载的功能太多了。
要能帮自己出头,要能和自己打发时间,要能聊天,要能玩,需要回答我的人生各种疑惑,谈恋爱的对象是否合适也要问朋友,自己未来要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也问他们……好像朋友就应该是机器猫,做不到这些的朋友根本就不算朋友。
正因如此,随着成长,你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可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倒也不是他们消失了,而是很多时候你无法再需要他们,更直接来说,他们自己有一堆人生破事需要处理,哪里还有时间来帮你处理你的破事。
所以,朋友就这么散了吗?
《北野武的小酒馆》里有一段关于朋友的理解:
以前我帮过你,为什么你现在不帮我?
如果你这样想,那只说明你们俩一开始就不存在友谊。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自己有难的时候也不愿意去麻烦朋友,那才是呢。
总而言之,友谊就是单方面地为他人付出,而不是从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所谓友谊,其实就是对他人的关怀。
如果从损益得失的角度来考虑,那友谊就只有损失。
但是,我喜欢那个家伙。
如果我知道他有了麻烦,我就想帮他。
朋友就是无偿的啊。
结合这些年的感受,恍然大悟了。
朋友,就是玩伴。纯粹的玩伴。
别老想着要和朋友一起共事,不要想着与朋友能互相改变。
相互解决问题?共同进步?这些最好想都别想,我来你在,你在我来,能无论何时何地,简简单单的处在一起,就是很好的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一定是认识了多年,他们理应享受所有的豁免权。
不应该因为没有共同话题就淡了,不能因为互相帮不了忙就散了,坐在一起还是以前的放肆就十分好了。
而随着成长,我们还会认识一些亲近的人,我更愿意称之为伙伴。
伙伴自然是聊得来,价值观一致,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能让自己更积极,更有能量朝前奔跑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伙伴。
曾经我说自己30岁左右交朋友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对方不能是一个负能量者。
听起来这样的交友原则似乎太功利了,但为了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似乎也只能这么功利。
然而现在想起来,那不是交朋友的原则,那是筛选伙伴的原则——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也算不上是伙伴吧。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被不同年龄的读者问到了“朋友”这个问题。
对于年纪小的人来说,此刻和你关系好的人,就是朋友,珍惜这种老天让你们在老家,在校园相遇的机会,未来无论你们走到哪里,走多远,你们依然是好朋友。
当你出了校园,成为了社会人,你再认识的关系好的人,应该是为自己挑选的同行的伙伴,而你也是被别人挑选的“伙伴”。
所以每个走进对方生命的人都理应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别人负责,否则两个人在一起,也只是浪费时间,迟早会散。
运气好的人也不是没有。
如果你的朋友恰好也是你现在的伙伴,真的要恭喜你,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一样的走运。
如果你的朋友并不如你所愿,也别急着看透人生,也只是你对朋友的要求太多。
曾几何时,我们觉得身边所有关系好的人都是朋友,是死党,是兄弟,是姐妹……后来我们喝着酒,流着泪,大骂:他们算是什么朋友?
可能不是朋友错了。而是你对“什么是朋友”的理解错了。
当你能理解“朋友”和“伙伴”的区别时,人生也会开阔起来。
祝你的朋友也是你的伙伴,祝你的朋友随时都在,祝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伙伴。
1
也是突然聊起来的。
我对朋友说:“最近感到很幸福啊。最近一直在写新的剧本,觉得到了这个年纪能做‘这种没有人催着自己,自己又很喜欢,想一直这么干下去的事情’真的很幸福啊。”
朋友说:“那你是很走运,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做什么的。”
听起来真是有道理啊。
但仔细一想就很没道理了。
首先我都37岁了,我也是这三四年开始接触到剧本这件事,然后最近才真正产生了兴趣。
我说:“那也是因为我为此花了不少时间,然后才体会到这件事情的妙处啊。很多人都懒得在某件事情上花时间,连基础的问题都遇不到,更不要提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的妙处了。”
“不想浪费自己更多的时间”和“到底要坚持多久才合适?”,中间的界限在哪里,到底标准是什么呢?好像真的很难。
2
下午腾讯视频开了一个大会,朋友传了一张图给我。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