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魏王之谋(1/2)
();
狂风呼啸席北疆,万马飞尘不敢乱,怎知中原无故事,人才自古不天生。
符彦卿历来被中原的汴梁王朝赖为北方长城,战功累累,手中也有雄兵百万,但威武毕竟少年时,如今的他更多的是一个高贵的老贵族,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肯服人。尤其是他同大周的关系也是非同一般,符氏家族的显赫,在当时无人能及。他的两位女儿都先后嫁给了后周世宗柴荣做皇后,一位是宣懿符皇后,后周世宗柴荣的第一任皇后。先嫁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后被周世宗柴荣纳为继室。柴荣即位后,被册封为皇后。早逝,谥号“宣懿皇后”,葬懿陵。第二位是宣慈符皇后,柴荣的第二任皇后,宣懿符皇后的妹妹。显德六年被立为皇后。周恭帝时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赵宋建立后,符太后还西宫,号“周太后”。
既然他是周皇帝的老丈人,为什么不在赵匡胤篡夺大周江山时奋力抵抗,而愿意称臣赵宋呢?因为他还有一个小女儿。后周显德年间,嫁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为继室。赵宋甫一成立的建隆初年,便封汝南郡夫人,进封楚国夫人。赵匡义封晋王,改越国。
唐亡以来,国祚多变,符彦卿历事数朝,见惯兴亡,又不是异族入侵,犯不上为他人之江山,赔上自己的老本。大周实权尤其是禁军的兵权早已被赵匡胤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要扳倒他实在不易,既然自己的小女儿也嫁给赵宋王朝的皇族,自己依旧可以不战而享皇亲国戚的尊荣。所以,他也就把当年寿州在世宗皇帝驾前立下五虎辅政歃血盟,乐于袖手旁观。
然而,天下的形势却也发生着剧烈的变动。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废周建宋后,将闽国视作南方小国,异国藩王,完全把闽王王继汐排除出政治利益圈之外。闽王王继汐一怒之下,以当年寿州世宗皇帝的寿州遗诏为辞,传檄天下,号召众军,讨伐叛国篡位的赵匡胤。李筠在徐州起兵呼应。之后,战情迅速发展。赵匡胤为震服天下,巩固帝位。立即点起禁军大兵,雄师劲旅直扑徐州,企图速战速决。哪知道,闽王王继汐也不是好惹的。他迅速派柴克宏率淮南诸军增援,他闽军的阻挠下,赵匡胤的禁军精锐也难以遂志。
就在宋军与闽国与徐州联军在徐州附近相持的时候,闽军陈洪进部攻破襄阳,败走石守信部。更令符彦卿大吃一惊的事,闽军在闽王王继汐的统率下,六道出川,百万入秦,席卷八百里秦川。两朝元老,西平郡王慕容延钊兵败就缚,听说还已经投降闽国。世宗皇帝当年所留的五虎上将。如今有三镇都在反对汴梁,只有自己这一北镇还在支持汴梁。这让符彦卿日常忧心不已。论战功能力,符彦卿不在赵匡胤之下,连慕容延钊也不敢望其项背,可慕容延钊的兵将财力,都与魏王府兵相似,如今他都败于闽军之手,自己很有可能步其后尘,怎能不忧。
“大帅,您又何必多忧。”部下不以为然地劝解道:“闽王再凶悍,他也不过是想入主汴梁,与陛下争夺中原天下而已。闽军自南来,大帅自守北。闽王纵然要为难大帅,可要跨过中原再说。那时天下已定。闽王做了天子,也需要大帅镇守北境,抵御契丹,管他谁家做天子,大帅您都是铁打的魏王。”
“本王倒不是第一次怕如慕容延钊一般成为闽宋之争的火线祭品。”符彦卿还是忧心忡忡地说道:“可我毕竟是大宋臣子,如今宋军主力虽然未伤,但处境也是不利。赵匡胤一向对当年寿州盟誓的各路诸侯有所戒心。慕容遇兵,他也不曾急援,怕就是要坐观成败。如今他怎么能让我安居北方,必然以我已降宋,召我领兵入卫抗闽,那又该如何是好。”
“这又何难!”他帐下的参军不以为然地说:“大帅就辞以北方刘汉和契丹蠢蠢欲动,边境不稳,不能抽身离开。陛下对付闽王就很麻烦了,要是背后再被契丹捅一刀,那可就彻底完蛋了。”
“也只好如此了。”符彦卿此时也是上了年纪,也不想再纠缠南方的军政事务了,束手道:“南方传来军报,说是华州有闽军出现,有东进洛阳汴梁的迹象。陛下也带兵从徐州率大兵回军汴梁。由此看来,汴、洛一带,就会是两军的决战之地。”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