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协调是一门学问(2/2)
二是简繁有度。机关工作千头万绪,琐事繁事比较多,协调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
如果抓不住主要矛盾,做不到简繁有度,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可能陷入事务性工作中,影响工作落实的质量。因此,做好协调工作,要善于抓住关键,使每个重要环节都不疏忽。
三是缓急有度。机关工作需要协调的事项很多,有主有从,有急有缓。
除领导部门交代要立即办理的之外,对于其他协调事项,哪些先办,哪些后办,哪些力量亲自办,哪些协调下属单位去办,都要恰当处理,做到既不误事,又有条不紊地完成好协调任务。
特别是对一些“火上房”的工作,靠“慢功出细活”是不行的。
这就要求协调人员要及时掌握政策和工作重心,善于分析判断错乱复杂情况,并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这样协调工作才能忙而不乱,按部就班地进行。
第四,要讲究灵活。协调工作多种多样,只能以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事项具体协商,灵活应对,随机应变,才能提高协调工作的效率。
一是区别对待。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在协调中,我们要注意区别对待、灵活处置,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要因人而宜,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对老同志要尊敬,对新同志要和蔼,对工作积极主动的同志要充分信任,对工作节奏比较慢的同志要经常督促提醒,等等。
要因事而宜,对酝酿人事调整、调解个人矛盾等不宜公开的事项应采取个别协调方式,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应公开处理,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具体问题应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比较合适。
要因地制宜,就是在不同地点、不同场所,对于同类事情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协调,使其与所处环境和谐一致。
二是求同存异。就是在协调工作中,在双方观点各不相容的情况下,找出共同的观点,保留不同的意见,以求得问题的初步解决。
机关干部处在决策中心的边沿,由于工作原因,常常参与决策咨询,又由于职责关系,没有更多的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
经常会遇到既不便参与,又不能回避的尴尬场合。碰到这种场合,一定要冷静而机敏地加以处置,从分析问题的相关因素入手,善于在不同的意见中找出各方都能接受的共同之处和相容相近之处,形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过渡方案,使问题得到部分解决,然后在大家认可的基础上再寻求新变化、新途径。
三是善于变通。适当变通是协调关系的基本方式,是创造性工作的体现。协调关系不可能每次都很顺利,有时有关方面的认识不一定能完全统一起来,协调的双方意见不一致是常有的事。
这就需要大家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求大同,存小异,只要目标相同,存在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并不影响放矢中的,就不必再去追究具体细节问题。
因此,协调关系既要按政策、按上级的指示精神办事,又要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变通,做到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在枝节问题上不纠缠。
第五,要坚守诚信。协调关系是双向的,一方要协调,必须有另一方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协调就不能成功。
有时遇到误解在所难免,但只要以诚待人、以诚服人,就能赢得大家的信任,协调就有了可靠的感情基础。
一是态度要诚恳。就是要掏真心、讲真话,诚恳表达自己协作愿望,把实际情况和困难如实地讲清楚。
你态度诚恳了,协调就能奏效,切不能哄人骗人、借势压人。
机关干部经常要承办会议、组织活动,而要完成好每次会议的组织、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其它单位和部门的配合和帮助。
任何一个单位配合不到位、不顺畅,工作的效果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要完成任务,把工作干好,就要抱着谦虚诚恳的态度,积极取得对方的大力配合。
二是语言要得体。协调中大量的是解释、说服工作,如何组织运用语言,在协调中非常重要。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合理得体的语言,既能简明扼要、准确地表达协作意图,又能入心入脑,尽快实现与协作者的沟通,使其愉快地接受。
因此,在协调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多用商量的口气,理由越是充分,态度越要中肯,这样容易给人以宽松感,不仅使自己的话被对方接受,而且还可能使对方心服口服。
三是胸怀要宽阔。在协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棘手问题,有时还会挨批评、受误会,这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素养和宽厚的胸怀。
凡事不能斤斤计较,论你多我少。
特别是协调工作幕后努力多,台前亮相少,必须要有大度容忍的胸怀,做到宽以待人,坦然待事。
要有积极的协作精神,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遇事不推诿,主动挑重担,才能不断赢得协调的主动权。
(本章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