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破困 第九章 建坞与造船(1/2)
吴南是个有着高超技艺的造船匠师,是一家造船厂倚为顶梁柱的大师傅,家住清岛这个美丽的港口城市,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一点,但是也能吃饱穿暖,而且多年下来,也积攒了些许薄产。可没想到,就因为他的一个儿子被王府军征了兵,这次又在剿匪战役中被俘虏,所以,他这一家八口便莫明其妙地成了“匪属”,并被限期遣送匪区。于是,一家人如同塌了天一样,哭哭啼啼地贱卖了家产,无奈地来到了解放区。
在他的心里,这解放区就应该像是农庄,而他们肯定就是奴隶一样的身份。可来到解放区以后才知道,原来的猜测完全是杞人忧天,他们从一进解放区便得到了义勇军很好的照顾,不仅分到了一所宅院,还分了一大片土地和粮种,一家人的口粮也分到了两个月的数量,而且,通过现在义勇军中任班长的儿子,他明白了义勇军和解放区是怎么回事,王府遣送他们来解放区的目的,以及解放区的兴旺和义勇军的强大,这让他在困惑于舍家破业痛苦的同时,又重新树立起了希望。
但是,当面对着粮田和稻种时,吴南还是觉得难以适应。他本来是一个优秀的造船匠师,熟悉的是造船,而对于种地却是外行,就算是让他勉为其难地种地,他也难以割舍他那引以自豪的手艺。于是,他便托在部队的儿子打听一下,看看解放区哪里有需要造船的工匠,实在没有,就是做个普通的木匠也行。
很快,儿子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新建的黑望城大量需要有技术的工匠,木匠、泥瓦匠、石匠都行,工钱按技术水平和干活多少计算,不管怎样,比起种地来要高出不少。得到消息以后,他又联系了几个和他一样被遣送解放区的同行老友,一齐去了一趟黑望,经过考核,他们都被录取了,他还成了高级技师。就这样,他退了种子和土地,带着几个跟他学徒的半大孩子,来到了黑望。
在黑望,吴南看到了太多让他惊奇的事物,不论是高耸的炼铁炉,还是神奇的水泥,就是刚发到手上的木工家什也叫他感叹良久,那钢铁的锋利使得他做起活来如鱼得水,木工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大家惊叹不已。很快,他的名声便传扬出去,并得到了余霞客的关注,并知道了他以前的经历,常常找他聊一些造船方面的事情。不过,余霞客在他这里也没有寻求到造船的捷径,毕竟,造船材料的苛刻要求是很难在短时间能解决的。
吴南也认为以现在解放区的条件要想造船是有些勉强,可是,这天他却接到通知,让他到刘帅的造船技术攻关小组去,和其他许多的能工巧匠一同在刘帅的领导下研究解决造船的难题。对此,吴南很是不理解,他想,造船又不是什么多困难的事,只要材料合适,多大的船他也能造出来。
然而,等他到了攻关小组以后才明白,这造船的材料居然是比石头还沉的钢筋水泥,用这种东西造船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他甚至怀疑刘帅是不是急糊涂了。但是,当他听了刘帅的介绍后,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原理,心中更是对刘帅的聪明才智佩服的五体投地。
吴南本就是一个对造船十分痴迷的人,从此,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用钢筋水泥造船这项前无古人的创举之中,有不懂的就向刘景世请教,再搞不明白的就自己去验证,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由于他对水泥还不了解,所以就要了有些水泥回去,亲自制作混凝土,实验水泥的凝固时间和强度之间的关系,一双手被水泥烧得血肉模糊。当他把有关的数据向刘帅报告的时候,刘帅一眼就看到了他伤痕累累的手,不禁为他认真严谨的求是态度深深感动,当下心里便想,这造船厂不就缺这么一个即懂技术又能创新的人么?随即就任命他为攻关小组的主任。
攻关小组的人大部分是通过各种渠道推荐来的,他们都是在各行各业之中身具一技之长的佼佼者,刘景世一面向他们讲解比重、浮力等有关知识,一面观察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一旦发现有领悟能力强并能举一反三的人才,便立即加以重点教授,而碰上那些只知死守教条、冥顽不化的人,他就仍然让他们回原来的岗位。
就这样,经过他的严格挑选,好容易凑齐了十二个人。攻关小组的人固定下来之后,刘景世便安排吴南带领他们对造船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性能测试,而他自己就静下心来把造船的过程大概地在脑子里演练了一遍,将所需要的工程设施作了先后安排,然后便开始进行前期准备。
这造船,第一需要的自然是造船厂,造船厂的选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不仅要临江面海,水深适宜,而且还要交通方便,便于运输材料,在地质方面,能建这样重量级大船的船坞也需要建造在一个基础坚实的地方。有了这些条件和要求,给造船厂选址便成了一件不可轻视的大事。
经过多次实地勘查,最后,刘景世终于从解放区所辖的四个河流的入海口中选中了一处地方,它位于清河的入海口附近,是一个叫羊嘴集的集镇。这里虽然不是能完全满足造船厂所需的要求,但条件却是四个河流入海口中最好的。这个地方有一处水深适宜的渔港,黑望的物资也能方便地通过资河进入清河,然后运达这里,运输还算通畅,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海岸的地层全是土质,承压能力不高,船坞建在这里的话还需要加强地基的建设,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用三合土就能轻松的搞定。
原来这个集镇是从一个渔村发展起来的,本已有了近万人的规模,不过由于这里是倭鼠最先开始入侵的地方,所以,此处的人死得死,逃得逃,早已成了一座鬼镇。然而,这却让刘景世省了不少事,只需稍加修整,建设大军便有了一个不错的落脚点。
有了这个落脚点,十个施工队共五千人的先头队伍很快就上来了,各种生产和生活所需的物资也被他们随身带了一些过来。为了保障安全,梁玉也率领着近卫团驻扎到这里。稍微安顿后,刘景世便安排了两个施工队建造储藏物资用的大型仓库,两个施工队修整那些残破的房屋,五个施工队将用来修建船坞,剩下的一个施工队是他准备在建造实验船时提供施工方面帮助的。
与此同时,余霞客这边也迅速行动起来。整个在黑望参加建设的人夫共有三万多一些,当初为了便于管理,余霞客把他们每五百人组成一个施工队,由他们自由组合,自己选队长,共组建了六十个施工队。除了派往羊嘴集的十个施工队之外,其余的便是归余霞客领导了,他留下了十个施工队在黑望继续完成炼铁炉及配套工程,余下的四十个队中,拆运木材以及建造木船的占用了五个队,还有两个队专门向羊嘴集运输物资,那三十三个队被他全部充实到了水泥和石子的生产中。
一开始,水泥的包装就让余霞客很是费了些脑筋,因为还没有船,现在用来运输物资的工具是木排,如果水泥的包装不好,很容易受潮失效,他最后选择的是一种大肚小口的坛子,装入水泥后用木塞裹上布塞严,运输起来即方便又安全,还能长期保存,坛子也可以重复使用。解决了水泥的运输和储藏问题,木材、石子和沙子更无任何困难,物资便源源不断的运抵羊嘴集,造船厂就具备了开工的条件。
在羊嘴集,刘景世稍一勘查,就知船坞设在旧渔港里是最合适的,那里的海水是周围海岸当中最深的,而且岸边还有一个丘陵一样的高坡。他迅速安排了那五个施工队尽快在这块高坡上用三合土打出船坞的地基来。
刘景世则把他的攻关小组集中起来,他们要共同建造一艘实验用的钢筋水泥船。这艘船,是为将来建造大船搜集数据和提供参考用的。刘景世在学生时曾经有过制作航模的经验,对舰船的结构比较熟悉,很快就画出了图纸。看了刘帅那远远超出他们造船理念之外的图纸,攻关小组的人觉得有点接受不了,于是就在讨论时提了出来。刘景世就给他们解释:这种帮高底尖的船体,由于吃水深,可以有效地抗击海上的风浪,而且狭长的体型减小了水的阻力,所以能大大提高船速。道理是听明白了,可大家心里仍然存有不小的疑问,不相信这样扁的船会直着立在水里,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嘴里却不再有质疑了。
图纸上,这艘船被设计为长十米,宽三米,高四米,船艏尖翘,船尾方平,整体狭长的驱逐舰形状,船体中间横有两根与龙骨相当的架梁,以起到支撑和牵拉船体的作用,也为设置水密舱和树立风帆提供了方便,排水量共约一百一十多个立方,满载时整体重量不得大于一百吨。
现在攻关小组已经用刘景世教给他们的办法测量出来,钢筋混凝土的比重是二点五,根据这一数据,在龙骨与船底厚度为二十公分、船体厚度为十五公分时,钢筋混凝土部分的重量才不到二十吨,加上船上的其他设施,整船的自重也不会超过三十吨,按说完全能达到下水的要求。
因为这艘实验船的重量较小,他们只是在离海岸很近的地方建了一块临时的船坞。在建造这艘实验船的过程中,攻关小组边施工边想象着建造大船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记录下来,再经过全体人员的讨论后研究出解决的办法和注意事项,比如:龙骨要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就要保证龙骨浇筑时的连续性,为此,浇筑龙骨时要充分备齐物资,集中大量经过混凝土搅拌培训的人力,一次性完成浇筑过程,这样才能使龙骨起到舰船骨骼的作用;
如何使用和固定模板也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在建造这艘高才四米的实验船时大家就发现,模板不能一次性的搭好,要随着浇筑的高度逐一提高,否则,就无法将混凝土捣实。现在不可能有电动捣震棒,全是靠人力用棍子来捣,万一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麻烦可就大了。再就是,这固定模板的方式也是一个难题,最后,大家想出来一个预先将门板大的模板用四根钢棍固定好,使用时再搭积木一样摞上去的方法攻克了这个难关;
在船造好以后,怎样把船顺利地下到海里也是难题之一。没有钢轨,本来船下用滚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是,滚木在受到船的重量以后被压进土里也不是不可能的,最后,还是由吴南想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先在三合土的地基上铺一层竖着的原木,再在这层原木之上横放滚木,如此,当可无忧;
在扎制龙骨时,处理钢筋成了一个让大家为难的事情,凭人力来弯曲手指粗的钢筋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而把钢筋按需要的长度剪断开来更是难上加难。无奈,刘景世只好派人叫来了文君,文君来到以后,闷着头自己连比带划的琢磨了一天一夜,终于制作出了两件专用工具。一件是曲折机,一面案板上钉着两个距离很近的粗大钢钉,还有一根可活动的长手柄,把要加工的钢筋放到两个钢钉中间,用手柄轻轻一扳,钢筋便像面条一样被折成了所需要的弯度。而另一件是钢剪,这钢剪就像一把放大了的钳子,两只手柄足有两米长,剪刀却只有不到一揸,在这超大的力臂下,剪断手指粗的钢筋简直轻松无比。文君的这两项发明让刘景世大为赞赏,文君便在他的一笑之下心醉神迷,要不是知道军工厂还有一大摊子事情离不开她,差点就留下了……
其他如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密度,脚手架的扎建,混凝土的养护处理,制作简易的龙门吊……等等,等等,一系列的难关也都在攻关小组的努力下被攻克。
随着一天天的过去,造船进度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进展着,终于,在第十二天上,实验船的钢筋混凝土部分完工了。当大家把船身上附着的模板一一取下,一艘线条优美的舰壳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还没有安装船楼、甲板和其他装置,却已经显现出不凡的气势,引起梁玉带领的近卫团战士们一阵赞叹声。
“啊,简直太完美了!”
“你看那船首,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剑,光看现在的样子就知道这船绝对是无敌的海上霸王!”
“这还只是一艘实验船呢,不知那真正的大船建造出来又会是个什么样子。”
听着围观人们的惊叹,攻关小组的十二个人个个心中都充满了自豪,同时,他们也为有刘帅这样的主公而庆幸,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学到了太多太多新奇的知识,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学会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
在把船身上用来固定模板的孔洞用水泥填补凝固好以后,实验船便可以下水了。一声号令,卡住滚木的条石被抽了出来,数根由近卫团的战士们拉着的粗大缆绳慢慢放松,船壳就一点一点的向海里滑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