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破困 第八章 奇思与妙想(1/2)
一进入四月,涌向解放区的流民潮就完全停止了。
几场绵绵的细雨之后,初春的阳光和煦地照耀在大地上,育秧床上的秧苗开始钻出头来,像极了一块块嫩绿色的地毯,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着施肥除草的人们,有的地块已经灌上了水,明镜似的映出一片片灰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
但是,刘景世的心情却和这明媚的春光正好相反。就在昨天晚上,崔泽之给他递上来了一份报告,据统计,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解放区共接纳了近五十万人的义勇军家属,使得解放区的人口达到了将近九十万,比原先估计的四十万多了近十万人,这就造成了粮食的严重不足,虽然暂时用部队的粮食补上了缺口,但是,如今剩下的粮食也仅仅勉强够维持部队一个多月的量了。这让刘景世的心情怎么能晴朗的起来!
今天一大早,刘景世就带上林青锋、蒋文清和李春,又拐了个弯叫上余霞客,然后一起去了储藏粮食的山洞。
看着已经变得空空荡荡的粮仓,刘景世和余霞客几个人满腹忧虑。
“看来情况不妙啊,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屈指可数,必须要有所作为了。”余霞客艰难地咽了口唾液,蹙着眉头说:“否则,即使敌人不再有其他进一步的行动,我们也会被这种局面压垮的。”
他的话音刚落,林青锋立刻接口道:“不就是打仗嘛,没问题!现在部队的训练已经大见成色,到底是老兵油子了,只要稍加整顿就能恢复战斗力,士气绝对不成问题。参谋部准备的几套作战方案我也看了,都是些不错的计划,李春看来没少费功夫,方方面面考虑的很周全。打吧,目前只有打才能打出一条路。”说完,就殷切看着刘帅。
刘景世却仰头看着山洞顶好久没有表态,直到余霞客问他:“主公,要不,咱们就试一试?”时,他才扫了大家一眼,干巴巴地说:“让蒋文清先给你们介绍一下外面的情况吧。”
大家便齐向蒋文清看去,蒋文清仿佛喉咙难受一样干咳了几下,然后说道:“在我回解放区前,曾经向一些老战友和世交对王府近期将要采取的行动进行了秘密的调查。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王府现在又任命了一个新的元帅作为节制各路镇军的总指挥,这个人就是原来的押粮官温旋。他在上任之后,对原先的王府军作了很大的调整,程启的人基本被他换了个干净,不过,他倒也提拔了不少有能力又对王府忠心的人上去。”
林青锋感兴趣地插话问道:“程启不要紧吧?他承诺回去劝说罗显和齐东来降,怎么就不见了踪影?他该不是那种无信之人的。”说完,又瞅了瞅刘景世,可从刘景世的脸上他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这事按说也怨不得程启,他原本是要劝说罗显和齐东来着,可是偏偏碰上温旋押粮回营,偷听了程启的来意,便被他一举拿下。温旋还因此立了一个大功,程启却被撤职软禁了,幸亏他的夫人是国王的女儿,否则,这次失败足够杀头的了。”
“继续说。”刘景世打断蒋文清的感慨,示意道。
“好的。”蒋文清接着刚才被林青锋打断的话头,说道:“由于上次对解放区的围剿暴露了我们的实力,所以,现在王府已经改变了对解放区的战略方针,如今采用的是扼杀战略。他们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了大量的军队,组织起了一个庞大的包围圈,并利用驱逐叛匪家属的名义来增加解放区的负担,企图让解放区的内部发生混乱,他们则好乘机而入,继而轻松获胜。”
“这些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所以我们才准备采取打出去的策略,突破敌人的围困。”林青锋不耐烦地说道。
“老林呵,你也是在青龙关驻守过的人,不知接触过多少守城的器械?那些器械又有多大的威力?”
“接触过多少守城的器械?那可就多了——什么投石机、床弩、弓箭、火箭、标枪,滚木、擂石、灰瓶、滚油……等等等等,威力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兵法上才有‘攻城为下’的戒律……啊,老蒋,你不是想说,王府在我们周围的城池里也都准备了这些器械了吧?那床弩和投石机可是只有在边关上才能配备的呀。”
“你猜测的很正确,王府这次的确在我们周围的城池中大量地配备了这些器械,而且,他们还从以前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将大批的魔法师派到了守城的军队中,特别是会水系和风系魔法的魔法师,每个城池里都配属了一个足以发动一场‘聚雾术’的魔法团,必要时,还可以发动一次中等范围的大雨,我们的火器恐怕就很难发挥作用了。而如果我们再想借用‘聚雾术’来攻城的话,敌人便会由风系的魔法师来破解。”
“啊?怎么敌人突然变得这么聪明了?这个温旋不简单呢,怪不得王府这么信任他。”林青锋惊讶地道。
“这么说,如果打的话,我们的损失会比较大?”余霞客也有些吃惊,这个消息如果属实,以前所制定的突围战略绝对需要重新考虑,甚至要推倒重来。
“这……损失大小还不是最重要的,”蒋文清说到这里,抬头看了大家一眼,语调异常艰涩地说:“最重要的是,即使是能够顺利地攻下城池,我们恐怕也达不到目的。”
“为什么?”林青锋急问。
“敌人对于我们的战斗力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早已做好了万一守不住时的应对方案,一旦城池将破,守军便会立即烧毁粮草,然后将领可以弃城撤走而不受任何处罚。那样,除了扩大一些地盘之外,我们又要增加一批无粮的难民了。”
除了刘景世,大家都被这一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奶奶的!这是谁想出来的绝户战术?简直太变态了。”林青锋大骂道,“不行,他不是打不过就撤吗?好,老子就一个城池一个城池地攻,看他能撤到哪里去!”
李春看了他一眼,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余霞客叹了口气,责道:“意气用事!敌人退得起,我们损失得起么?这次幸亏文清给我们带来这么重要的情报,否则,我们的损失还不知有多大呢。看来,正面攻击城池这条路是不能走了,可是,这个局又怎样去破解呢?”
“守又守不得,攻又攻不得,嗨,真让人憋气!”林青锋面色通红地蹲下来,恨恨地道。
“办法是有的!”刘景世突然接过话来说道:“那就是——造船,出海!”
李春眨了眨眼睛,困惑地向刘帅问道:“能来得及么?”
“来得及要干,来不及也要干!”刘景世坚定地说道:“我们目前的力量自保尚可勉强,但决不足以与朝廷作正面对抗,所以,从海上寻找出路是当前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且,我们既然立志于天下,建立水军便是迟早的事情,那就让我们尽早开始吧!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无所作为!遇上什么困难就解决什么困难,多集思广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专家嘛,只要我们依靠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大家见刘帅的决心已定,而且眼看当前的局面也确实没有别的出路可走,便不再去想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开始考虑起造船出海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来。
李春首先提到造船的困难:“我前些日子在统计提案建议的时候,为了给刘帅提供参考意见从而了解了一些造船方面的知识,这造船第一就是要有自然干透的硬木料,木材如果不干透就造船,便会有变形、腐烂的危险,可我们在短期内根本就无法将木料弄干啊。”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刘景世显然对这个问题有过考虑,胸有成竹地道:“自然干透的硬木料我们不光有,而且数量还不少——哪个镇府、郡府不是用上好的木料给堆出来的?还有那么多贵族府中的亭台楼阁,造多少船不够啊。”
李春听了刘帅的话,兴奋地搓动着双手,道:“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的就好办了。工匠我们并不缺,船坞也不难建造,人力我们更是要多少有多少,而且,我们的工具可不比从前了,全都是钢铁的,有了这样的工具,建造起来肯定会快不少的。”
蒋文清也道:“至于水军的人员组成,我看就由秦翼、秦翔在全军范围内挑选会水性和有水军经验的官兵,如果还是不够的话,就先在各部队对战士们进行初级培训,然后从中选拔出有培养前途的战士,我想,经过秦翼、秦翔的突击训练,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的水军就会初具战力。”
“好!”刘景世点了点头,表情开始有些放松:“我看,咱们几个人就成立起一个水军筹备小组,全面负责水军的筹建和协调工作。再就是,造船是一项大工程,人员、材料、后勤等方面的需求都不会小,很可能会与黑望的建设发生冲突。你们说,咱们该怎么处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