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再回府(2/2)
陈清的眉头几不可见地皱了一下子。他旋即起身,踱步至六娘跟前一手搭上了她的椅子,犹豫了一会子才道:“妙莲……我知道那些日子冷落你了。你是不是不开心?”
六娘一怔。
“赵家的事情,我从未埋怨过你,所以你千万不要以为我会因此与你生出嫌隙。”陈清似乎觉得在六娘跟前晃有些疏离的尴尬,又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而且,我还想多谢你。若不是你,我也不能这么快就看清他们的野心。做了皇帝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了,我也知道,荣妃多次冒犯你……”
“皇上言重了。”六娘瞧着陈清竟郑重其事地说起这样的话,倒有些好笑:“臣妾是您的皇后,为您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赵氏不过性子张扬了些,臣妾也没觉着什么。”
陈清闭上了嘴。有一股子什么东西堵在胸口,他吞吐半晌,抿唇道:“赵氏的确性子张扬。只是从前在东宫里局面险恶,登基后也是群狼环视,我实在无人可用……只有赵家手里有些兵马,我也没有办法……我说这些,就是想让你知道,我给赵氏的荣耀和恩宠都是无可奈何。”
他说着,深吸了一口气,抓了六娘的肩膀道:“我自始至终,都不曾爱过她。你能明白吗?”
六娘被他抓得很不舒服。
“皇上!”她叫道:“赵氏已经入了冷宫,您放心,我,我不会杀她……”
陈清眼角一抽。
什么?这和杀不杀赵岚有什么关系?
他直愣愣地看着六娘,面目呆滞。难道六娘以为,他说这些话的原因是要拜托六娘放过赵岚?!
……
意识到这一点的陈清,突然生出一种无辜而绝望的感觉。
他脸上的神**言又止。
只是,六娘显然不愿意给他说话的机会。
她很快转了口,道:“臣妾的祖母赵夫人身子每况愈下,不方便进宫来给臣妾请安。臣妾担忧祖母,家里的姊妹兄弟们也都很久没有见到了。臣妾想回去住半个月,和家人好生亲近。还请圣上应允。”
说着又笑着为自己解释:“皇上放心,后宫的琐事臣妾已经交代给华昭仪了。华昭仪出身高贵、行事稳妥又天资聪颖,不会出什么岔子的。正好初夏时节,皇室里头也没什么要紧事,臣妾趁机偷个闲。”
陈清觉得自己的手指一定被自己捏紫了。
陈清现在有些后悔。他应该知道女人都是有小性子的,在家里过得不顺心了就会想要回娘家。赵家蹬鼻子上脸的那段日子对六娘来说是充满荆棘和危险的,六娘觉得难过是情理之中,偏偏自己身为男人,没有体谅六娘的心思,也没有及时给她支持。
他只顾着他的家国大业,忽略了身边的人,才导致六娘对他心生不满。而他日夜留宿在荣妃的景阳宫,凤坤宫几乎当成个摆设,怕是六娘更怨恨他了!
竟然想要回娘家住半个月?!
陈清觉得头痛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若六娘只是一时生气了想回娘家,倒还好办。就怕六娘对自己心灰意冷,决定了日后只做一个贤后,而不是将自己当做丈夫。
周妙莲这个人,嘴软心硬。她是个非常擅长活下去的人,就算什么都没有,没有父母亲人的疼爱没有夫君的宠爱,她照样能活得很好。
她和那些以夫为天的女人不一样。她面上看着恭恭敬敬、对夫君侍奉地周全,又恪守做人妻的妇道和贤德。但其实,她并不是特别需要自己……
陈清早就认识到这个残酷的事实。
六娘品着手中这杯甜丝丝的明菊茶的时候,根本没料到坐在面前的丈夫心里翻江倒海地寻思了这么多。
好在陈清年过三十又是一国之君,城府何等深沉,只要他想,任何心思就都不会在脸上露出分毫。他抿着唇悄无声地深深呼吸,才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啊。皇后也累了,回去好生孝敬祖母吧。”
六娘恭敬谢了恩,又回禀了大皇子陈旭近来的事儿,才告退出门。
**
六娘省亲的日子定在五月初十。
当日,礼部早早预备好皇后仪仗。后宫首领宦官等五品者四人,在前引路;其六品下属十人,分列左右。后有五品女官率领十二名七品以上宫人,紧随其后,手中各持物品,包括手巾、黄纸、梳、水粉、镜、针线、红黑墨汁、春衫衣物等。辰时,以十六人抬的凤驾至凤坤宫门前接引六娘。
因着是皇后出行、百姓跪地瞻仰叩拜,六娘需按品大妆。她身着绣金凤暗纹、袖口以牡丹纹滚边的紫绡如意裙,外罩绣鸳鸯蜀锦霞帔,装束其实算不上厚重。又因只是回府省亲并非出席国宴,她并没有佩戴沉重的紫金冠,而是将三千青丝梳成凌霄髻,发髻插十六根赤金九尾凤镶翡翠的簪子。
六娘平日里在朝臣面前佩戴紫金冠的时候更因王冠太过耀眼沉重,其下的面庞都被埋没在金玉珍珠的光辉之下。此时她并未加冠出行,翡翠和白玉又温润雅致,倒是衬得她美貌生动。
京城的百姓们跪在官道两侧的时候,都对她的容貌露出敬畏而欣羡的赞赏。
好在很快到了宁国府。府中早有接引,国公爷兴师动众地率领周家泰半的族人们至巷口恭迎。赵夫人今日身体稍安,与几位太太一同来了,家中已定亲却还未嫁的七娘、十娘、十二娘等姊妹兄弟都出来跪迎。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