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往事不可追(1/2)
“和敬不会再回来了。”
陈清站在金銮殿的殿门前,静静凝望着远方若隐若现的清晨的霞光。他叹气道:“或许是我做错了……我太急于求成了。”
“不,错的不是您。”身后的六娘并不忌讳此时所处的地方。她轻声对陈清道:“错只错在我们是皇室里的人。”
陈清扯起唇角苦笑:“是我对不起和敬……那一日除夕夜宴,我为防生变,早早将她送出京城。却不料到她一个人跋山涉水赶往蜀州。和敬曾与我说过,她不愿意再看到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离去了,但是她最后是自己离开我的。妙莲,其实和敬早在半年之前就能够开口说话了,对不对?”
六娘一怔,沉默许久才道:“殿下知道了?”
“吐蕃是个崇敬神灵的民族。那里的人认为残疾是神的惩罚,是不祥的预兆,因此他们不会接受一个哑女王后。”陈清缓缓道:“我一直认为和敬的哑口是她的福气,但总是造化弄人……”
六娘抿着嘴说不出话来。
当年的一盒子金丝虫草竟然真的产生了效用。但如今六娘也后悔了。
她以为,冒死求见先帝、用贵妃冯琴的性命做威胁来交换和敬的下半生,是她唯一能够做到的对当年恩情的回报。只是想不到,最终还是要和敬来为了东宫的前途做出牺牲。
她到底是欠着和敬的。
“殿下,事情已经这样了。”六娘垂首道:“再则,和亲并非死路一条。”
陈清没有接话,只是迈步向前走去。
**
国不可一日无君。四月二十一日,在金銮殿里因宫变而被毁坏的各类摆设还未曾修缮的情况下,陈清匆匆登基为帝。
登位的大典算不上隆重。京城中不少世族都在陈润和十二皇子的储位争斗中分崩离析了,连跪拜新帝的文武百官里头,军机处两位阁老和左丞相的位子也都是空的。而新帝本应接受列国使臣朝贺,却因连续数月的宫乱,邀请邻国的文书也才刚刚派发出去。
篡位的逆党陈润自然被废为庶人,恭王府中女眷没为辛者库宫奴,男丁均在十日后处斩。作为陈润党羽的冯琴被褫夺封位,暗中赐死。南安郡王府虽勤王有功,却因受冯琴牵连,新帝命其全族迁往蜀州,南安郡王率旧部镇守西南边境。
西南边陲与吐蕃接壤。与西北不同,那地方山高水远、地势极为陡峭,乃是天堑。寻常只是在蜀州屯兵数万而已,并不会派遣大军驻扎。陈清这样安排,既是要将冯家这样手握重权的不可控因素远远地打发走,也是为了远嫁吐蕃的和敬公主考虑。以二十万兵马压境震慑吐蕃,吐蕃王忌惮良多,便不敢不善待和敬。
南安郡王不敢在京城多留,本打算在五日之后就启程奔赴蜀州,却不料南安郡王妃因病情加重,在四月二十四日病死京城。新帝体恤,特允南安郡王府为王妃停灵七日、葬入祖坟后再启程。
南安郡王妃自长女病夢后就百病缠身,这在京城里早已人人皆知。然而她最终病逝的原因却难以启齿,原来是因着其儿媳、郡王府世子妃周氏通奸的丑事当众揭出,郡王妃深感蒙羞、无颜见列祖列宗。回府后就心绪郁结,拖了几个月不治身亡。
世子妃周氏则在混战当晚死在了乱军中。
南安郡王府的丑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众人对这种事情的八卦热情显然高于对几个皇子争夺皇位的议论。有的道:“冯家名将传世,却天命不佑。本来就没有子孙缘分,如今那世子妃怀上了,竟还是个野种。空有权势却后继无人,冯家瞧着也快败了。”
有的道:“是啊,那天皇城里头战乱,你们都听见了吧,那个通奸的世子妃当众说了,世子平日里碰都不碰她!周氏死后,那世子听说是定了蜀州那边的一户贵女,郡王妃临死前还塞了四个妾室给他……只是我看这事儿悬。”
还有的唯恐天下不乱,揣测道:“谁知道周氏的奸夫是谁?啧啧,那娘们也是胆大,当着全城百姓的面把这事儿亲口说出来了。那是真不想活了啊!”
……
丑事传扬地越汹涌,对冯家、对宁国府两家,就越糟糕。冯家不必说了,举家搬迁蜀州,无诏不得回京。宁国府中却被五娘连累,府中所有女儿的名声都跟着一同败坏了。七娘早在去年夏季订了婚,如今婚期将至,倒是赶着嫁出去了。那没出阁的十娘和十二娘、十四娘等都前途惨淡。就连已经出嫁的几个女儿,也受到婆家人的鄙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