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回府省亲(2/2)
不多时许氏和琰哥儿都被传召过来。
和前头赐宴一样,松龄院里设下三丈串珠帘幕,将六娘隔绝在内。隔着串珠,六娘看到许氏真是病入膏肓了,由四个小厮抬着藤椅进来的,走近了便看见她手脚抽筋。一旁琰哥儿连忙上来伺候着,端茶递水。许氏艰难地喝了一口水,由下人抬着肩膀扶起来往六娘那边看。她一看到坐在帘幕后头隐约可见雍容的六娘,面上便是一惊,“啊、啊”地叫起来。
赵夫人身边的两个婆子便上来按住了她,喝道:“太子妃面前,岂可无礼!”又有琰哥在侧安抚着,这才又平静下来。
六娘站起来趋前两步,模糊地看了许氏一眼,又坐了回去,道:“母亲病重,有什么缺的好药,尽管托人到东宫来领吧。”
琰哥目中显出悲切,道:“多谢殿下体恤。只是母亲恐怕不久于人世了,宫里御医都看过了,多少好药都灌下去了,终是无用。”
“不论怎样,本宫身为小辈,只要有能帮上忙的,自然在所不辞。”六娘承诺道。这种事情她也不想去计较旧事了,许氏都这个样子了,也算天道轮回。而且她今日还是来谈正事的。
“母亲不久于人世,许多事情也要准备起来。”六娘道:“琰哥儿从小允文允武,是咱们宁国府的嫡长子,支撑门户本应无虞。只是,听说因着京城秦王赐死、东宫和宁国府高处不胜寒,未免风口上再招人非议,琰哥的未婚妻子只好定下了翰林院四品学士高大人之女。这样人家清贵有余,实则日后难有一丝助力的。本宫想着,日后宁国府的担子还是要落在琰哥身上,没有一个显赫的妻族难免不利,怕是只能从生母的娘家里找助力了。”
琰哥听着一愣,半晌问道:“殿下的意思是,母亲的娘家许家……”
“许家名门望族,难得的是兵马传家。”六娘淡淡道:“虽然母亲病重药石无效,然而你和你你九妹妹、三弟弟、十四妹妹身上流的都是许家的血脉。相信许家也不会不管你们这四个外孙。”
琰哥面上都有些迷惑了,心道:难不成自己这个太子妃姐姐想要抬举许家?可是,六姐姐和母亲不是早就交恶了吗,怎么会好心扶持许家呢?难道就是为了帮助宁国府支撑门户?宁国府有六姐姐这个太子妃、将来的皇后,哪里又需要许家帮忙了?
年仅十二岁,刚考上秀才却没有真正经历过政治斗争的琰哥,自然看不明白。
他费解地看着六娘。
六娘是真心实意来与他商谈的,想了想,便如实告知道:“二弟弟,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象地那样简单。你也不必担心我会害了许家。我实话与你说,不光是宁国府现在需要许家,东宫也需要许家。咱们宁国府书香门第,世子爷和国公爷出相入仕,瞧着煊赫一时。但是二弟弟,你应该懂得,文臣和武将是不一样的。盛世之时武将没有用武之地,文臣左右朝堂。但乱世之时……没有武将的支持,东宫和宁国府都会岌岌可危。”
琰哥儿听着,吃惊地睁圆了眼睛。
“可是,说起武将……南安郡王府不是……”
六娘笑了:“你小小年纪,倒也清楚南安郡王府是东宫最大的支持。不过,冯家如今当家做主的人是宫中冯贵妃。冯贵妃野心勃勃,从她近来屡次顶撞皇后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她未必肯听命于东宫。你难道以为你那使了手段才嫁过去做世子妃的五姐姐,有本事扳得动冯贵妃?若来日冯家与东宫离心,我们又该如何?”
琰哥这才惊愕了,面上震颤,渐渐露出恐惧来:“那么,冯家虽强势,却未必忠诚……那宁国府……”
“是啊,所以宁国府才需要许家的支持。”六娘微微叹气:“我与母亲的前仇恩怨,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相信许家也有攀附东宫的心思吧。”
随后寥寥几语,也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琰哥随后应允了六娘将说服自己的伯爷、许氏的父亲,不日递牌子进东宫去面见太子。
六娘倒不曾想这件事情顺利地谈成了,那边一直听着的许氏竟也平静,没有再喊叫出声。她有些好奇地再次站起来走近两步,隔着珠帘认真看了看许氏——只见她面貌丑陋,歪斜的嘴角不住流出口水,眼神却死灰一般,若不是胸口仍然起伏着,还以为就是个死人了。
往事随风散,心死无波,不过如此。其实许氏也没什么好争的了,她生了那么多孩子,有好下场的却不多,败坏家门成了下贱商人妇的九娘不必说了,珍哥惨死也泰半是她管教不利的缘故。十四娘年岁尚小,十一岁的瑞哥竟也越发不服管教,屡屡生事,被赵夫人厌弃。好在还有一个长子琰哥,虽然经历许多变故,倒能坚持本心,出落成了周家的继承人。
六娘端了茶,下人们便上来抬起许氏,和琰哥一同告退了。云竹刚准备上前撤了帘幕,却见前脚走的琰哥又回来了。他再度跪下朝六娘道:“太子妃殿下恕罪。还有一件事情不便当着母亲的面禀报,请太子妃容禀。”
六娘道:“我是你亲姐姐,只要能伸手的,哪有推辞的道理。说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