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回府省亲(1/2)
“当时场面大乱,五姑奶奶一身狼狈,丢了面子不说,重新梳妆出门又耽搁了原本定下的吉时。因着这件事国公夫人自然大发雷霆,将七少爷也关进了祠堂……然而两日之后,七少爷竟在祠堂中发红疹而死……世子夫人听说之后,承受不住,当场厥过去就中风了……”
“珍哥死了?”六娘一惊:“人命大事,宁国府为何隐瞒不报?”
卓氏道:“七少爷一场暴病来得蹊跷,国公夫人虽然厌恶世子夫人,对七少爷这个亲孙子还是看重的,便让人查了七少爷的死因……竟查出来是五姑奶奶指使了府里的几个下人,半夜在七少爷的饮食中掺入了夹竹桃花粉。夹竹桃本就有毒,成人沾上了都会过敏,何况七少爷年仅五岁。如此结果,国公夫人且惊且怒,质问了三日回门的五姑奶奶。”
“五姑奶奶竟也不怕,干脆地承认了。原来五姑奶奶和世子夫人结怨已久,不单是这次被珍哥儿泼了猪血的事情,从前世子夫人不安好心将五姑奶奶送进宫里选秀、甚至更久以前,世子夫人和五姑奶奶的生母不对付,屡屡欺辱何姨娘……五姑奶奶当着国公爷、世子爷的面就一股脑儿说了,说自己从未忘记过这些。今日拿了许氏小儿子的命,都是轻的了。”
“五姑奶奶不管旁人听得惊骇,又大放厥词,说自己如今是一品郡王世子妃,也是宁国府和冯家的纽带。宫中冯贵妃任性妄为,渐渐不愿意听从于东宫,东宫不想要失去冯家这个助力就必须紧紧抓住宁国府和南安郡王府之间的关联,所以现在是谁也不敢动自己这个世子妃的。珍哥虽然死在自己手中,但身为尊贵的世子妃不能背上污名,因此这件事情绝对不能传出去……”
“世子爷和国公爷竟也觉着有理,便决定了压下这件事情。七少爷虽然是府中的嫡子,但好在他年岁幼小,夭折了也不必惊动宗族的。便对外称是幼儿体弱,养不活,没有做法事,更没有上报……”
六娘听着沉默了。
卓氏也无奈道:“就是这样一回事了……如今宁国府中虽然煊赫了,家门却不如从前清净。世子夫人身为主母不能理事,国公夫人又精力不济,偌大宁国府竟是三太太主持中馈。小辈男嗣里头,二少爷琰哥身为长子,日渐出挑,渐有能够支撑门户的风采。只是二少爷的嫡亲弟弟三少爷瑞哥,因着世子夫人失势、小弟七少爷又暴死,心中怨恨,前日还闹了一回呢……”
六娘轻轻扶着额角,道:“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何况名门望族。罢了,如今多事之秋,我也该回娘家省亲一趟,安抚家事,避免娘家再出乱子捅娄子。”
**
如此,九月二十日的时候太子妃出宫省亲。
这是六娘自出嫁后第一次回娘家,并不越矩,旁人也无法指责。在太子逼宫的风头上,六娘自然不敢招摇,一应仪仗都削减了。到了宁国府,府中国公爷、国公夫人、世子爷、两位婶娘等都一早在外门相迎。
期间繁文缛节,不必再提。六娘进府一一受众人参拜,与赵夫人都哭了一回。随后至松龄院赏下了宫宴,席间也算热闹。
宁国府里的长子琰哥儿今年已经十二,没有许氏操持,只好由年迈的赵夫人四处奔走为他说亲。瑞哥只比琰哥小一岁,按理说也该考虑大事了,然而他性情暴躁,远不如琰哥沉稳大度,为着母亲被关押、珍哥又莫名被害死还没能讨回一丁点公道的事情时常在长辈面前顶撞,招致众人不喜。六娘在宫里时还不知道这些,这次回来,听说瑞哥前日发脾气,竟然将五少爷瑜哥的头都打破了,故而今天她回来省亲,瑜哥都不能前来拜见。
其余女孩儿里头,与五娘交好的七娘刚定下了六品工部员外郎、城北薛家的嫡子,需要等许氏去世后守孝三年出嫁,好在那时候七娘还不算很老。大房中剩下的三个女儿十娘、十二娘、十四娘还不到年纪,也都没有动静。已经出嫁的三娘几月前回了齐州,再无消息。九娘婆家就在京城,本应该回来叩拜的,只是不知为何推说自己是商人妇,身上晦气,不敢前来拜见。
待众人退避后,六娘这才和国公爷、世子爷问起了近来家中的乱事。赵夫人叹气道:“果然是多事之秋,虽然家中一夜煊赫,却也滋生烦扰,归根结底还是内宅管理无度的缘由。”
六娘神色闪了闪,道:“我这次回府是打着探望病重嫡母的名头的,如此还是传召我母亲过来见面,有些事情当面问问她吧。”
赵夫人皱眉道:“她已然浑身抽搐,口齿全无,你见她做什么?”
六娘却微笑道:“见她,自然有我的道理。将琰哥儿也一块儿传过来吧,此前席面上不好与他畅叙家常,我们姐弟也想私底下说说话。”
赵夫人便亲自出去安排了。那边坐着的国公爷却掀了掀眼睑,缓缓道:“下官知道太子妃殿下处境不善。有些事情虽然焦急,却还是不要太冒险了。”
六娘一愣,旋即知道自己这浸淫官场大半生的祖父早猜着自己的心思了。她叹道:“阁老言重了。不这样做,我也想不出别的办法啊。”她抬眼,看到国公爷鬓边白发,不由心里又有些酸楚,道:“祖父年岁大了,本不该强入内阁,担上国本重任。如今外头风声又紧,祖父威慑朝堂并非好事,以颐养身体为由放权给下头的人,不是不可。”
国公爷淡笑一声,站起来道:“不必太子妃提醒,下官是晓得其中利害的,这样大的家业,下官撑到现在,也算尽了本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周家出了一个太子妃又出一个世子妃,瞧着是风光无二了。只是高处不胜寒,若来日能做了后族是祖上庇佑,若不能也不必强求了。”他踱步至六娘身边,看着六娘道:“你想着巩固势力是不错,但也该及时考虑,凿出一条后路来以备不时之需。”
六娘听着神色一动,再看时,老国公已经迈着佝偻的步子渐行渐远。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