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第377章 炼油(1/2)
进入神武二十年,在远征旅的精锐部队开始展开太阳王朝都城攻略的时候,夏地新建的炼油厂也进入到由实验室到初步量产的关键阶段。 w w w . v o d t w . c o m当然,与其说是“炼油厂”不如说是民国时代玉门油田那种炼油工坊,没有高如楼林的蒸馏塔、只有半埋在土如同菜窖一般的东西。很显然:制造那种如楼一般大型储罐式的蒸馏塔对于如今刚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水准工业体系较成熟的能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不过是蒸馏实验设备在规模的一种“放大低配版实验室”
六年以来的时间首要的变化也是让各行各业真正可以堪用的人才资源变得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如果说只有万里挑一至少是千里挑一的天才才能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从刚刚扫盲达到可以做初级水平技术员研究员的水平,当六年的时间过去之后,稍微在学识和态度突出一些的“优等生”也几乎都可以壮大到整个夏地体系内的人才队伍来了。再加两年以来学城内也提供了不少“少年天才”整个夏地顶级科研力量体系一下壮大到六七百人左右的规模,而真正可以有效学习和掌握资料库资料的“技术员”也达到了三四千人的规模。还有很多人的化水平虽然不是很高,可是却成为实际技术操作领域的骨干。
在很多方面,张伟也逐渐不可能成为对各方面都很精通的指导者,大概也只能给出产业方向的大概意见或做为重要顾问而已。
“今年的炼油规模大致能达到多少?我们重质不重量的来说?”张伟向一名化工领域的年轻女子问道。因为女性更容易管理和服从,少年时的学习成绩也普遍更好些的原因,很多技术领域的骨干几乎都是女性。当然,历史看在顶尖科研力量方面男性的统治性优势几乎是不可动摇的,可是在发展水平还较低,技术方向资料的帮助下不需要创新性研究的情况下这种优势几乎体现不出来。
“现在每天的石油加工量大概在两千三百公斤左右,能够加工出勉强可以实用的汽油、柴油、重油总共斤六百公斤。不过全年加工量有望提高到四百吨左右。如果过去制定的发展计划没有什么问题,明年超越四千吨的石油总加工量和超过一千吨的成品油产量应该不存在什么问题。。。”
平均每四吨石油才能加工出一吨成品油,这个水平远远低于现代炼油产业的印象,可是张伟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即便是二战时代苏联那个水平,几乎也是平均每三吨石油才能生产出一吨成品油。而且不算外援和少数高精设备,那些油料还基本是以重油、柴油、辛烷值五六十左右二战日本炼油工业还要逊色不少的汽油所组成。
这些日子以来张伟对石油炼制也大致有一个印象。虽然在十分低水平的情况下汽油机要柴油机好造一些,可是在炼油方面,很显然重油、柴油的蒸馏难度要汽油好了不少。
至于所谓的油品质量等等,这是此时的夏地根本不能奢求的了。延迟焦化、加氢催化、加氢脱硫和加氢脱芳等等很多石油深加工方面的先进技术在国大陆普及都是要到21世纪初时候的事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