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甘丹寺(2/2)
白色代表白云,西藏给你一片白,是蓝白云的朵朵,是神山白雪的一片,是洁白哈达的一条,是纯净湖水的一潭。于我们日常来,白色其实是一种不是很吉利的颜色,因为只有白事中才会用到大量的白色。在西藏,却恰恰相反,白色在平常中却是处处离不开的一种颜色。酥油茶、牛奶、糌粑等一系列藏族美食,都被赋予在纯白之颜。
绿色代表碧水,西藏给你一笔绿,是青青草原的草香,是漫山遍野的绿色,是羊卓雍错的碧波,是春夏的生机勃勃,绿色代表水,地云水火,这是一个物质世界,人在这个宇宙中生存,轮回,应始终抱着感激之情向主宰一切的神表示敬意。在藏民族中其更是具有一种“平民颜色”的特征,它更接近于大众,更接近于生活和广大的农牧区。走进藏地,常常能看到藏族牧女披着绿头巾,戴着这绿松石,穿着绿长袍,像一个从春走来的姑娘,全身都是醉人的绿。
黄色代表土地,西藏给你一些黄,是脚下行走的那片黄土,是春里油菜花开放的颜色,是佛祖释迦牟尼金黄色的身色,黄色,在西藏人眼里是最有专用特性的色彩,并可以呈现,固定身份,有典型的符号意义。就像我们古代,只有帝王才能身着黄色之服,也只有在帝王之家才能处处看见黄色。而在西藏“格西石黄待活佛,土黄你把金垫当……”简单一句话明了黄颜色被广泛应用在寺庙等宗教场所。
各大佛像的身色和各种宗教用品、佛像衣装,特别是专用于高僧、大活佛的居室和袈裟衣装都是特有的金黄颜色。因此在西藏传统习俗中普通出家人和俗人一般是不会穿着黄颜色衣服。
红色代表火焰,西藏给你一点红,是梅里雪山红,是冈仁波齐红,是南迦巴瓦红,是珠穆朗穆峰红,红色代表火焰,是热烈的,是激情的,是奔放的,红色在这里是那么充满活力,那是一种只有生命才会有的活力,她像火焰把生命的热情在雪域高原尽情地燃烧。而往往提到西藏的红色,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红色的袈裟。
它是如此的抢眼、神秘、威严,令观者不由自主地形成自身与世俗的强烈距离感。“红与橘红色之王,永恒不变显威严……”,红颜色与黄颜色一样,其所具有的王者地位,无色能比。
拉萨是日光城,也是西藏的首都,巍峨*的布达拉宫,林立的佛教寺庙,到处都是虔诚的藏民,看我们来了热情的拥了上来,向我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我们弯下腰,毕恭毕敬的弯下腰,入乡随俗,一切都听当地藏民的。
往前走了不远,就是甘丹寺了,传有只乌鸦突然叼走了宗喀巴头上的帽子,然后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就将帽子丢在半山腰上。宗喀巴赶紧和其弟子们追寻到这个地方,并认为这就是佛的旨意,当即将这个位置选定为甘丹寺的所在。
而甘丹寺的地位之特殊,可以是格鲁派六大寺院的祖寺。因为这里是由宗喀巴和他的两位弟子,也就是*和班禅共同建立的寺庙。和熙熙攘攘的布达拉宫、色拉寺不同,整座甘丹寺几乎没有游客。或许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里连门票都不收。我们就这样长驱直入地一路来到了甘丹寺的山门口。
偶有几个年老的喇嘛拄着拐杖、拖着缓慢的脚步从我们身边走过。这才是我心目中寺庙的样子!他们活在他们的世界里,我们不去打扰就好。
这里的动物都格外亲近人。上山的途中,一头毛驴陪着我们走了许久后终又离开。就像人生途中有些人会不经意间进入你的生活,陪你走一段后却又悄然离开。
后山挂满了各种经幡,可惜风势实在太大,几乎无法站稳。因为前一的好气,我又穿的过分单薄。单衣单裤加件皮夹克实在是难以抵挡这四千多米高原上的冷风。
这是黄教六大寺庙之一,黄教又名格鲁派,宗喀巴上师从14世纪西藏各大教派如萨迦、噶举等,他针对藏传佛教中当时僧纪废弛、寺院生活腐化,而倡导宗教改革,提出僧人严格持戒、不事农作、独身不娶,并加强僧院制度管理。关于修持,他主张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强*理和因明等都有助于解脱。
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地方政权支持下,在拉萨发起大祈愿法会,显示其权威地位。同年建甘丹寺为主寺,故该派亦称甘丹派。以后该派又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诸大寺,势力日渐扩张。1542年,该派以索南嘉措为二世*的转世,活佛转世制度在格鲁派中自此确立。16世纪索南嘉措受明廷册封。
至清代,该派的*与班禅两转世系统均由清廷扶持确认。格鲁派成为西藏地方政权的执政教派,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自此进一步发展。格鲁派除藏区四大寺,尚有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及今蒙古的额尔德尼召等教派中心。该派奉龙树《中论》,持缘起性空之见。谓诸法待缘而起,毕竟空无自性。修持主教行并重,不废戒律,兼重止观。教法包容显密二宗,强调先显后密,循序渐进,学不躐等。其学经制度严密系统,考核升迁章法严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