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缔 >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门”的拆分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门”的拆分(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明至圣 史上最强猎头 超级恶人的幸福生活 重生大农民 婚礼大师 夺舍之停不下来 重生之豪门导演 我的太空矿场 北京梦未央 华娱之颠覆

卷宗记载的是李若谷担任潭州知州时的事情,这潭州便是后世的长沙所在,原名为湘州,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为潭州。品书

山林众多,地势险峻,又有无数水泊,便成为盗匪藏匿之地,前几任知州深知其害,但却无法剿灭,但他李若谷任之后,头一件事便是把这群盗匪列入首案。

李若谷发现本地有一些从流放地或刺配地潜逃回来的罪犯屡屡作案,手段残忍,大多是以前那些在洞庭湖杀人抢劫而没有定成死罪的惯犯。

原因很明显,前几任知州担心盗匪报复,并且发生更大规模的动荡,为了自己的勘磨和政绩而隐匿不报,但他却忍让不得,势必要将这些盗匪一打尽。

于是李若谷便秘密部署,在破案之后率领当地民壮,衙役,乡兵近千人围捕,抓获后将这些人以前后几件杀人案一起报,判处死刑,并在市场公开执行凌迟处死酷刑。

虽然卷宗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笔,但赵祯知道能做到一打尽,必有过人的智慧和才干,那些江洋大盗身都背负着人命官司,岂是一般毛贼能拟的?

能一举剿灭他们,没有实打实的本事绝无可能,何况这是一次官府牵头,军民配合的雷霆行动,计划,器械,保密,排兵布阵一样都少不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更大的事端。

但最终却让他李若谷天衣无缝的完成了,由此可见他并非只有一颗爱民之心,相反他手段高明,才学广博,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灭当地的盘踞已久的匪患。

由此赵祯可以肯定,李若谷根本不是一个靠观风望向而走到今天的三朝老臣!

放下手的卷宗,赵祯微微感叹:“没想到他李子渊也是个能臣干吏,朕先前倒是小看他了,单单是这剿灭匪患的一手,也能让他在朝臣之列出头,难怪父皇以才干精练为评!这么说来朕的改制在他心也是早有沟壑,也不定是因明哲保身,审时度势而支持朕之改制!”

既然是能臣,赵祯不会埋没他,而李若谷虽然了年纪,但对于善于养生的大宋臣来说,只要不出现大病,一般都是能出任的。

而赵祯觉得自己单单给李若谷一个小小的吏部侍郎有些屈才了,以他的能力和水平以及现在的声望,最少也是一个三法司主官,而且大宋现在急缺的便是这个人才。

仿佛是瞌睡送枕头,老天见不得赵祯手无人可用,李若谷的出现不仅仅让他有办法打破改制的僵局,更是让他有了一个合适的三法司人选。

早在商代三法司便是三个央司法机关的合称,《商书》有云:“天子置三法官,殿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

汉代以廷尉、御史丞和司隶校尉三个司法机关的会议,称三法司。《新唐书·百官志一》:“凡鞫大狱,以尚书侍郎与御史丞、大理卿为三司使。”这里的三司使并非是大宋的主张财政的三司使,而是三司的长官。

重大案件皆由三个机关共同审理,因由三法司会审也称“三司会审。”

只不过华夏的司法机关总是会有所改变,唐代是历朝历代之,封建法律的高峰,在这个时代的法律发展史起了重要的典范作用。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