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2/2)
薛明的崛起似乎已经是必然,而这也让赵佶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借用张氏一族的力量而不用再担心会被张氏一族一家独大了。
至于理学一派……原本赵佶不是不知道理学一派跟宗室跟嗣秀王赵世将一直在勾勾搭搭,不过理学一派毕竟只是一个学派,而不是一帮官僚,他们只想着让理学一派成为大宋朝的正统,仅此而已,再加上赵佶也比较喜欢理学一派提倡的那些个东西,所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今天,袁成等人的背叛,却是让赵佶从心底恨上了。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将理学一派放在眼里。毕竟,理学一派跟张氏一族不同,也跟宗室不同,没有了他的支持,被压制了那么多年,又跟张商英闹的不可开交,还真是翻不了多大的风浪。
而张商英呢,既然选择了跟随他,也就代表着再也不可能跟宗室那些人之间有任何联手的可能了。除非,有天大的利益能够让他们放下今日的龃龉。
天大的利益……出了皇位还能是什么?可是赵桓活蹦乱跳的,太子已定,除非张商英脑袋被门夹了,否则断然不会做出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更不要说,还有薛明呢。
“既然诸卿都认为郑浚之可担此重任,那就下旨吧,擢郑浚之为应天知府、沿江制置副使,即日赴任接掌应天府诸事。”
赵佶脸上的阴霾之色云消雾散。虽说今日的开头有些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不过最后的结果却还是他赢了。而且还是这些年来赢的最为舒坦和轻松的一次。
“臣等遵旨!”
赵佶旨意都下了,群臣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齐齐躬身应命。
诸事既了,赵佶突然将目光停在了一直没有说话的郑伯举身上。
低眉垂目的郑伯举似有所感,上前一步出列道:
“臣,有本要奏!”
“讲来!”
赵佶转身回到龙椅上坐下,笑着道。
郑伯举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却是让殿中已经准备下朝的群臣们再次一愣。难道今天还有什么事未了么?
“前右相、广东安抚使崔老大人,离世已经多时,陛下悲天悯人,政事缠身,一直未曾命吏部就广东安抚使之职做出安排,老臣窃以为大大不妥。广东等地乃我大宋朝心腹之地,若有意外毕竟导致我大宋东南、西南腹地动荡,臣恳请陛下早日决断,以安崔老大人在天之灵,安广东百万军民之心。”
听到这里,群臣总算是明白过来了,原本以为今天只是讨论御史大夫和应天知府两职的,如今看来却是皇帝留了一手,早就盯上了广东安抚使那个位置了。
这么说来,广东安抚使的位置,肯定不会落到崔许之的那些门生手中了?众臣的眼神不由自主的瞟向工部尚书游似、太学博士李昴英等十数名一直未曾出过声的官员。
游似、李昴英等人,都是崔许之的门生。
“郑卿若是不说朕还真是忘了,今日郑卿提及,莫不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了?”
赵佶摸了摸下巴,意味深长的道。
“回圣上,臣以为开封知府薛大人,有功于社稷,虽然年幼,却屡屡挽朝廷于狂澜之中,才识过人,可当此重任!臣力荐薛大人为国计民生计,担纲此重任,为圣上狩牧东南诸地!”
郑伯举抱拳朗声道。
郑伯举话落,听到他这些话的殿中群臣顿时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弄不明白郑伯举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莫非,郑后和福庆公主真的只是貌合神离不成?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