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2/2)
辽以武立国,崇尚尚武精神,不看重“礼文之事”。辽前期,仅在燕云十六州地区实行科举制,此时的科举制度并不被统治阶级所看重,所以其对当时的辽国社会没有起到什么重要影响。辽后期,随着崇尚中原文明的风气日盛,科举对辽国社会,包括契丹族人在内,起到愈来愈重要的影响。契丹统治阶级也愈来愈重视这一制度,并积极利用这一制度作为加强巩固其政权的工具。而这一制度的影响在其他方面亦有体现。
它使辽朝的统治构架生了改变,辽廷通过任命新取进士为地方官,逐渐将藩镇的用人权收归中央。实现了辽前期对汉地及辽后期对全国的深入统治。
其次,它使更多人学习儒学,走上仕途,提高了契丹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也是契丹社会文明的开放进步,既满足了辽廷对培养后备官吏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上对文化教育的要求。辽亡以后,通过科举选拔的大量人才转而为嗣后的金代所用,其影响甚至还可以延续到元代。
另外,它大大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展和各民族的融合,缩小了北方边远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差距。辽代实行科举后所产生的辽代文明,硕果累累,至今仍是中华民族伟大古文明的一部分。辽代产生了自己的文字,自己的建筑特点,在艺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都是我们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科举制度的全面实施,使得大家崇尚儒学,而儒学所倡导的忠孝等道德伦理观念为辽代社会所普遍接受,等级制度得到加强,社会得到了安定,皇权较前也大为稳固。
虽然辽朝实施科举制度积极意义有很多,但是也有一些消极影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