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逆天改道(1/2)
沈家草堂出事之后,算得上是江州官场上的一个惊雷,先是沈持书之子沈包衣手持先父遗书和衣冠拜见高俯首,却得到了高俯首的闭门羹,其女高明明出面才化解了一个小小的尴尬,说是高俯首偶感风寒,不能轻易见人,先是让其回去,沈持书一事事关朝廷重事,什么俯首大人的高俯首必然不会不管,总之是稳定了沈家人的情绪,一边又和张子玉那个行中书省马上要变成地方官员的家伙打了照面。()
张子玉一辈子刚正不阿,本打算着死当诣文正的,却不成想混迹官场这么多年突然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若是按照以前的脾气,他必然是俯首敢问孺子牛的一气冲天,可是如今的世道让他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他早就知道了杀死沈持书的人到底是谁,他也不敢轻易出面跑到江州府要人,毕竟那个凶手至今在江州府还没有任何的动静,就连高俯首都没有出面管这件事情,那么就让其随风去吧,正好自己也因为这件事情降级跑到别的地方做孙子,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要紧啊!其他的对于他这个混迹元朝官场三十余年的老油子来说看的太明白不过了。
蒙古人不可能看中他们这些南人做官,就算是你张子玉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是京官!就算是做到了行中书省的位置,也只不过是外省的中书罢了,与高俯首一样的待遇却不一样的命运。
若是没有徐寿辉出现,与张子玉彻夜长谈,恐怕现在的张子玉还是要面朝大海,准备进京,一直诉状摆在皇帝面前,可是仔细想想,若是那样,自己非但不能够青史留名,恐怕是要遗臭万年的!
一辈子在小是小非面前正直的人,到了这种紧要关头,最最不能马虎的。
当时徐寿辉离开了张子玉的儿子,直接来到了张府,见到那位张大人,直接问了一句,大人是想要五年的好名声,百官楷模,还是要做一辈子的父亲与先辈。
张子玉想了半个时辰才给出一个答案,虽然时间有些长,但是对于张子玉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很艰难的选择。
等了他半个时辰的徐寿辉却是心中渐寒。
这个张子玉是一位治世能臣,又或者说可以是一位好官,但是绝是不一位乱世枭雄,当下正逢乱世,俗话说得好乱世之中出英雄,不管是三国时期的曹操之流还是五代十国之后的杨坚亦或是陈桥兵变的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物可都是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而且地位在先前也绝对不低,若是自己能够找到这样一位明主,自然能够完成丰功伟绩,可是现在却不可能了。
高俯首年纪以长,除了高明明以外又没有儿子,自然不能够成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人选,江南为官的,权位与名声走到极点的,除了这位高俯首,便就是张子玉了,只不过张子玉的儿子没有这个想法,老子也没有这样的想法,说是没有这样的想法,倒不如说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些日子罢了。
徐寿辉想了想,在江州又停留三日,告别张子玉,连官都没有做,便直接跑到了湖南那里,因为听说那里出现了一位反王,据说名声还十分不错。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