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太子(2/2)
[历史上的很多学者或是史学家这样那样分析崇祯的失败或是李自成的失败。这些蠢货的学者或是所谓的史学家都是站在政府的立场去分析。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崇祯皇帝面对天灾**的情况下的粮食欠缺。崇祯皇帝将百姓的粮食收剐上去。本拟对付外辱。李自成却带着士兵去抢夺百姓的崇祯皇帝的粮食来做他流寇贼兵的军饷。李自成不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他领导的士兵都是百姓的聚集。农民参加了李自成所谓的起义军,都跟着流寇李自成到处乱窜,抢夺耕地农民的粮食。耕地的农民投降了,做了李自成流寇的士兵,就没有了耕地的农民。农民不在耕种,李自成攻城略地没有军饷,只好抢夺崇祯政府的粮食来做军饷。而崇祯又要不断的要求农民缴粮,于是百姓都跟着李自成流窜去抢夺粮草,所有百姓不再耕种,都成了起义军抢夺政府囤积的仅有的那一点粮食。以至于大明江山到了崇祯皇帝的中后期,全国的粮食根本就不够人民吃。归根结底,大明王朝的最终毁灭是粮食的欠缺,是过分的天灾**。观看和分析种种史书,崇祯一上位,就开始天灾不断,崇祯又过于刚愎自用。历史以来李自成实际就是一个根本性趁火打劫的流寇,根本就算不上是为国为民的合格领袖,实际上众多的百姓被杀被人吃人的缘故就是他们这群可恶的起义军。但是目光短浅的愚民百姓还当他是神。愚蠢的百姓崇拜的李自成这个流寇采用了吃这里杀那里人的计策。
三百多年后的**就不一样。同样是起义军,同样是面对国弱外辱。相反小日本一进来的强大比之那个时候的满清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起义就建立根据地,在根据地要求士兵和百姓耕种屯粮,同样是面对正政府的**,但是苦难中的中国还是有粮食有农民耕种。**选择了先驱逐外辱,再建立了政权。使得小日本在中国占领了大半片土地的时候最终败退回中国。
李自成和**的相同是同样起义军,同样是在国弱的情况下面对天灾**,面对强敌外辱。
不相同的是李自成选择以杀人抢夺为目的,抢夺崇祯皇帝政府的粮食为目的。没有办法的时候以杀平民百姓抢夺粮食为目的。以攻打自己国家的政府为目的。
不相同的是**以驱逐外敌未目的,以根据地为安抚百姓耕种屯粮为目的,以流窜游击的方式追打小日本为目的,以避开蒋介石的正规部队不伤亡百姓为目的。
所以李自成始终是小人是流寇,**最终是伟人。]
李自成见朱慈烺一眼就道破了他的弱点。他呵呵笑道:如果崇祯皇帝将政权交给你,我根本就没有办法入京。小小年纪,不错不错。朱慈烺道:就算你进了京城,也改变不了你失败的结果,你看你的将领和士兵,始终是流寇的性质。李自成哈哈大笑道:你说得没有错,我就是个山野皮夫,但是比起你祖朱元璋来说要好得多,最起码我没有当过和尚。朱慈烺的祖上朱元璋是和尚乞丐出身,所以李自成毫不犹豫就说自己是山野皮夫,还自以为得意。
李自成不再理他,站起来道:朱慈烺身为前朝的太子,无参加对我大顺军队的杀戮,前朝太子是无罪的,那朱慈烺身为前朝太子,理应在我朝封王。那就封为宋王吧!朱慈烺知道刚才话有点说得太破,他实在不该指点李自成的薄弱之处,要是这个流寇整顿军务,他翻身的机会就太小了,其实他担心过余了。他也太看得起李自成了。他想到的道应该隐忍,找机会逃去南京,召集王师再讨伐李自成。所以朱慈烺道:既然封我为宋王,第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二,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皇室成员。第三,不可杀戮我百姓。李自成哈哈大笑:好一个睿智的前朝太子。李自成留下太子,自然是为了他顺利管理大顺王朝为目的。朱慈烺指着在朝的投降李自成的官员道:这些狗官是不忠不义,应该尽杀之。
被封为宋王的朱慈烺住在宫中,被监督的死死的,过不了多久,就听到了李自成抢夺京城百姓粮食的消息,他知道李自成成不了大气候,同时又担心自己的前程。
李自成感觉到控制不了大顺王朝的时候,杀了跟他一起打天下反对他收剐钱粮的李岩。李岩也真的是狗日一般不识时务。他可能是看到了朱元璋的成功,将自己当成了刘伯温,却没有想到刘伯温是怎么死的,所以李自成一成功就享乐,一享乐就**,一**就将这个阻止他享乐的李岩杀了。这个所谓的谋士也够蠢的: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表明了要善待京城百姓,后来发现北京的皇宫城里面没有粮食,外面的明朝旧部不断袭来,吴三桂也打着要为先帝报仇的旗号逼来,连远在关外的多尔衮也打着为了先帝报仇的旗号袭来。李自成慌了,李自成的流寇性质改变了,他要去抢夺粮食来抵抗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合攻击。
朱慈烺和李自成说这些官员该杀的时候李自成也在想,这些官员也许真的是不忠不义,可以借助此烺的话将他们杀掉,杀掉之后还可以没收他们所有的钱粮,胆小怕死的官员都贪,应该很有粮食。于是李自成就开始了抢夺和杀戮京城的百姓投降他的官员,筹集到了他想要的军饷,军饷筹集到了,他开始筹集出兵的计划。(未完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