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国四 死刑之争(1/2)
( ) 赵子辰渐渐发现朝廷中的不少纷争,几个皇子的勾心斗角,内忧外患,绝对不是表面看起来的这种平和、波澜不惊。关于死刑问题就分成好多派别,一直在暗斗。
皇上在上朝的时候谈到大辟问题。
大王子英奕进言:“肉刑好,古以刑以止刑,如果这个人杀人残忍,为什么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呢?儿臣以为想废除肉刑的人被孝义仁慈所拘束,而忽视了圣王是应该以完整而中正的典刑证实自己的权威,古人说:人都有梦想,而这些梦想常常不能得到满足,所以贪欲由此而生,先王深知人性的恶的一面,所以才想用道德来洗涤陶冶人的心,这是很仁慈的;只有对那些顽固不化的,才用刑罚加身。书曰:‘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然则德、刑之设,参而用之者也。三代相因,其义详焉。’先王也曾推广礼法:‘使墨者守门,劓者守关,宫者守内,刖者守囿。’;荀卿亦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百王之所同,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夫杀人者死,而相杀者不已,是大辟可以惩未杀,不能使天下无杀也。伤人者刑,而害物者不息,是黥、劓可以惧未刑,不能使天下无刑也。故将欲止之,莫若先以德化。夫罪过彰著,然后入于刑辟,是将杀人者不必死,欲伤人者不必刑。’”
“所以儿臣(英奕)认为,死刑不能废除,但是是在德化不能行的时候才用,这样才有利于预防犯罪;废除死刑是对好人的残忍。而对那些挖人双眼的可恶的歹徒如果不采取这同样的方法怎么能止住犯罪。‘术以知奸,以刑止刑。’”
苻化说:“我完全赞同英奕的观点。”
符化:金国大元帅苻强的弟弟。
符化长的鼻子很高,眉毛坚挺,帅气勃发,后来他极力劝阻哥哥发动对火国的战争,他觉得国家立根不稳,应该先休养生息,不应擅动干戈,致生灵涂炭,但哥哥根本不听他的。后来哥哥非要去,符化很担心哥哥,也护送他左右,他们的军队大败,符化也失踪了,不知道他的去向。
少年时的符化就相当聪慧善思。有个老人带着孙女在路上走着,突然大喊抓贼。符化看到一个身影飘过,和小偷的身影重叠了一下,钱包归还到那老人手里,却被老人抓住不放,老人说是受到惊吓,一口咬定这个归还他钱包的人就是窃贼。而她的孙女却一直说这个归还钱包的不是小偷。老人说:“小孩子的话怎么能相信呢。”符化把小孩子的话记录下来。他说:“有时候小孩子的话是最真实的,我们的法律没有禁止小孩子的话不能做证言,所以我很看重。好吧,一会儿让结果说话。”当时夕阳已经下山,没办法辨认他们谁是小偷,老人就死死咬定是这个人。
一行人都去了官府,符化也随着一起去了。一个穿着很整洁的县令坐在前面。
两边人都诉说完毕后。县令判道:无法判别的时候就让两个“小偷”一人承担一半的责任。另外共同赔偿这个老人受到惊吓而摔倒的医药费,一直给付到老人去世。
下面嘘声不断,“看来我们以后见到有什么偷啊抢啊的事情都别出手。出手就有麻烦。”
“我也这么觉得。”
“且慢。”符化笑着说:“来个赛跑比赛,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不是小偷。”
县令:“你是何人,竟敢咆哮公堂!”
“我是普通人,但我不仅敢,还敢把你这黑白不辨的糊涂县令拉下马。”符化拿出益州牧令牌,他父亲的令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