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1/2)
( ) 何桂堂身着官袍,端坐上首太师椅,双目斜睨着下首那个穿布衣的商人。( )两股战战,无胆宵小,竟也有胆色让本官回家种红薯?
“本官如何不为民做主?你且说来,若空口白牙,小心板子伺候!”
张庆一贯遵纪守法,别说见县官,连县衙都没进过,如今入得后堂,紧张得连见礼也忘记了。徐宁叮咛的话,他担心忘记一路背诵。只想趁着还有些记得,立刻说将出来。
此刻,张庆被何桂堂官威一压,顿时如竹筒倒豆子般全倒了出来:“大老爷奉治中都,自应为中都百姓做主。若中都子民不习好坏,大老爷便应不吝赐教,以教化县治。”
“哼,这是当然!此乃本官份内之事!”
“敝店以茶饮糕点为营,颇得中都乡民赞誉。但敝店思虑应精益求精,以报乡民厚爱。近日新制糕点数盒,只觉未近完美,恳请大人试尝,品评建言,敝店亦可据此择善而定。”
何桂堂愣住了。他并非不知人情往来,但如此送礼,他实是第一次遇见,心下顿时又惊又喜。
大家都知道,在朱元璋手下当官,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朱元璋认为,县官月薪7.5石米已是高薪,并且亲自规定,贪污60两银子以上,杀。洪武初期,7.5石米虽足够一家五口一月口粮,并吃上点好肉,但对于一个县官而言,要花费的却不仅仅是衣食住行。
古代的县官,不仅仅是一个县长,还兼任了公安局长、检察院长、财政局长、劳动局长、建设局长、卫生局长、统计局长、教育局长等等一系列头衔,手下有一帮打工的。除了县丞、主薄、典史是领财政工资外,其余的长随、计吏等,统统由县官出钱雇佣!而这些开支中,还不计人情往来等。明朝的官员,领这惨淡的薪资,怎能不有过人的勇气?
如今张庆送上门来,堪堪改善了一点县衙的清苦生活,一番说辞还将收礼转变为何桂堂不得不做的份内之事,怎能不让何桂堂喜出望外。
“这……”何桂堂虽正中下怀,但虑及威严,仍稍作推辞。
“请大老爷为民做主!”张庆再次大呼道。
“既如此,本官唯有顺应民意,为你择善而定。”何桂堂语带威严。
“敝店三日一换新,恳请大老爷拨冗品评。”
张庆松了一口气,心下佩服,又被徐姑娘说中了。
当张庆如履薄冰时,徐宁和乔氏已将准备好的各色馆牌分门别类放好。乔氏还在茶馆中专门辟出一角作为馆牌登记处,并将会写字的三个伙计调来充当临时记录员。
那三个说书人,在徐宁的反复说明下,已对馆牌规例了如指掌,不仅能够口齿伶俐的说明规例,还能够为不理解的人进行解答,让徐宁相当满意。
十五未到,便已有数人上门询问如何办理金牌,让乔氏高兴得合不拢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