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八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2/2)
“我一定会为你们,为大家,为全村人报仇!”
天气晴朗,阳光普照,徐宁的心情似阴天。为了马丽苏的教育问题,她一时头脑发热,接下了一个烫手山芋。如今,景清已前往社学,他答允明日日落之时,将给她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是徐宁如今却心乱如麻,解决张庆夫妇的问题的办法,她还没有完全想通,基本处于束手无策状态。她并没有金手指,也没有营销大师那样的金点子,单靠一两个糕点,想短期大幅度提高收入,有些痴人说梦了。该怎么办呢?徐宁揉了揉眉心。
马丽苏乖巧的给徐宁泡了一壶徐宁最喜欢的茉莉花茶,便静静地回书房练字去了。哥哥交待,要听徐宁姐的话,现在徐宁姐正烦恼,千万不要打扰她。
来到社学的景清受到了濠村乡亲的热情接待。很多乡亲拥堵在社学门口。有些人提着一篮家里母鸡刚生下的热乎乎的鸡蛋,想要给先生接接风;有些人刚从刚从田里赶来,卷着的裤脚还未及放下,鞋上还沾满了黄泥,怯怯的怕弄脏先生,又热切地想靠近;还有些大户人家,穿着礼服,正规规矩矩地站在社学门口望穿秋水的候着。大伙儿都想见识一下“新先生”。
“失礼失礼,不知先生今日到达,有失远迎,真是失礼了。”领头的里长朱敦致满含歉意地向景清做了一个长揖。景清微笑着回礼,道:“里长客气了。在下也是从小在村里长大,这点路还走得。”朱敦致听得景清的回答,只觉这位先生真是平易近人。他赶忙伸手拉过景清的包袱,将他迎入社学。旁人不晓得,他可知道,这位“新先生”是中都提学使何知也亲自推荐的师儒,原本以为是走了裙带关系,谁家子弟来游历一番。谁知,新先生竟是正经的举人身份,在朱敦致眼中,景清的地位,俨然超越了仅是秀才的社长。
景清被安排在社学后的那幢新学舍。这幢新学舍宽敞透亮,阳光充足。这是村里人知道将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先生来教授本村子弟后,自发捐资新建的。自从朱元璋明令各府州县应延请师儒建立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后,村里的人们对光宗耀祖便更加有了盼头。对所有来教授学问的先生都十分尊重,不仅在心头尊敬他们,更加体现在银钱支持上。
寒喧过后,景清便以赶路疲累为由,将众人劝回各家。各人还拉着景清的手,叮嘱景清不要生份,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不少村民还表示,若小崽子不听话,让景清尽管出手,不用留情。景清都一一微笑着应了。
少了热情朴实的村民,屋内顿时冷清下来。景清关好门窗,确定周围无人后,便将包袱放在床上小心摊开。包袱中只有些衣服,需要的书籍他都装入书箱,早已托人送到。景清看也未看其中的绸缎衣物,迳从衣物中拎出一件?色棉布道袍,随即从怀里摸出一片锋利薄刃,细细的将里衬割开,小心抽出一张柔软的信纸,迎着窗台光亮展了开来。许久,他轻轻叹了一声,将书信撕成碎片,擦亮火折,将之焚毁。
密闭的房里,火舌轻燃,烟气袅袅不散,氤氲中,景清俊秀的脸庞忽明忽暗,竟有些不清。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