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基础(1/2)
( ) 金钱开道,万事诸顺,一路绿灯。
1906年6月,得到郭缙从县城带回2万两白银的肖沐白开始着手自己的事业,机器设备可以从合成机兑换,反而省却了许多资金。在拜会了本县的知府和相关各路大神,办厂、水电站、联防队的事情是一路绿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年末了,这半年发生了很多事。生化人工程师曹仁每天都忙前忙后的顾着各个工程,科学家曲俊仁忙着培养各种人才。经过一季的种植,现在村子人以及周边村庄都知道了当初试种新的水稻种子庄户,产量高的让所有人眼红。老村长每天乐呵呵的眯这个脸找不到人,高兴啊,在自个的坚持下,自家几亩地全都种了新稻子,来年全家人都不用再愁吃的了。
看到别人家喜笑颜开、红光满面的样子,没试种的一个个心里悔的要死。不过经过村子里面的协商,拿出部分新型水稻收成做种子,村子按户、按种植技术分配稻种,倒也没起什么波澜。在肖沐白的要求下,又截留了一部分作为给周边村的试验稻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分担周边村对新型稻种的窥视,也同时将技术传播的更广,将来的种植面积将更加扩大。
作为提供稻种的补偿,肖沐白将按种子的提供量优先平价收购部分粮食。水电站的规模不大,没用半年,就竣工了。不仅能发电而且还有灌溉农田的作用,当地选址处的村民也热烈欢迎这种送上门的好事。况且出工还有每天3个铜板的工钱可得。
而工厂的建设却慢了点,主要是肖沐白为了后期的相关工厂建设而扩大了场地的基础建设工程拖延了进度,人员的培训也花了一点时间,主要就是机床车床钳工等技术工种职工的培训,为此,肖沐白专门设立了两个新学校来培训员工。
第一个开设的是专门的技术学校,优先招收有一定基础的各手工业学徒,虽然得罪了一些手工业者,但在赵明川的建议下,就连学徒的师傅业一起招了,虽然这些老师傅的可塑性不强,但强就强在他们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手工技能,不过麻烦也麻烦在他们那老牛一样的死脑筋。
第二个学校是新成立的初级小学,因为开技术学校吸引了周边几个村庄乡镇的一大批青年,按要求都是在16~22岁的年轻人,身体强壮手脚利落头脑灵活的优先录取,做事踏实吃苦耐劳的到哪都受欢迎更不能放过,年纪虽小点但可塑性强先培养着,一来二去就留下了三百多人,虽然养三百张嘴是件不太容易的事,但好在今年风调雨顺,粮食收成不错,再加上年末肖沐白租给村子里庄户收取的稻种利息倒也解决掉这个最大的麻烦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