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焦虑(2/2)
大郎见两个小孩子抬得气喘吁吁的,还带着个大宝在一边走得跌跌撞撞,心酸的不行,说:“以后别弄这么多了,等我们去帮你们拿回来。”
小石头不好意思的说:“我们家没什么柴了,早上煮饭把灶房里的柴都快烧完了。我就想多带点回来煮饭,平儿哥是帮我呢。”
大郎叹了口气,说:“明天就不用这样了,今天刘大娘砍的芦苇多着呢,明天出去,你们就空着手回来。”说完,提起筐子,帮小石头送回家去了。
刘大娘见大郎提着一筐子柴进来,不好意思的说:“今天又占你们便宜了。”
大郎笑笑,说:“这也不算什么,等再多干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我先去了。”
“是啊,多谢你们了。”
大郎回到家,辛湖又是烧了一锅咸肉大白菜和萝卜,烧了开水冲糊糊吃。前几天搭马棚时,吃得比较好,那天辛湖还特意弄了个鲤鱼籽锅仔。吃得大家极开心。满满一锅拿鱼油煎出来的鱼籽儿,再加上些干辣椒,鱼杂等煮了一大锅,满是油,又香又辣,再切了点萝卜片进去一起煮,出锅的时候,再加一把葱,吃得大家都大呼:“好吃。”
刘大娘更是后悔的说:“阿湖,这鱼籽儿鱼内脏还能弄得这么好吃啊,早知道,我就不该把它们都扔掉啊。”
“呵呵,这东西就是弄得麻烦了些,要把味道弄重口些,吃起来也格外有味道,不过小孩子就不能吃太多了,怕太辣上火,或者拉肚子。张婶婶估计也不能多吃。”辛湖说着,就不肯让大宝再吃了,让他喝白菜粥。她今天送给张婶婶的饭菜里,只装了小半碗的鱼籽儿,还特意的多放了两块萝卜,菜粥装了好大一碗。
大宝其实也不怕辣,又眼馋大家吃鱼籽儿,端着粥碗一个劲的看着大家。辛湖笑了笑,挑起他碗里的一块肉,说:“快吃肉吧,我们吃鱼,今天把肉都给你吃。”她是特意在他碗里多放了两块肉,果然,大宝一看到肉就不再惦记着鱼籽儿了。
平儿和小石头年纪大的多,也就不怕吃辣椒了,两人吃几口鱼籽儿,就要呼啦啦的喝了一碗白菜粥,解辣。
“这要是有豆腐,煮几块在里面就更好吃了。”辛湖有些遗憾的说。
“豆腐,本来是个普通东西,这会子倒成了稀罕物,要是你们家有黄豆,改天闲了,咱们也能磨点豆腐。”刘大娘说。
她倒是会做豆腐,可惜没材料。辛湖他们家是有点黄豆,但想要打豆腐,却是不够的,大郎也没想着吃掉那点子黄豆,打算留到明年当种子呢。不过,明年收了豆,就可以尽情的磨豆腐吃了。
吃过香辣的鱼籽锅仔后,大家惦记了好几次。但眼下没空去打鱼,今天的主粮又是米糊糊,
辛湖趁着锅里煮着菜的空档里,就在火上烤了一条早就风干的鲤鱼,给大家加点菜,换个口味。
刘大娘和大郎两人累得荒,也没和辛湖客气,就直接去吃饭了。
等辛湖卸下柴,拴好了马,再回到灶房时,两人已经吃完了,锅里还有一碗粥给她剩着。
“你们吃饱了吗?”辛湖看着这两人都还端着碗,很显然没吃饱,但又要给她留点。
见他问,刘大娘不好意思的说:“我饱了,你快点吃吧。”
辛湖就知道,他俩根本就没吃饭,连忙又添了一把火,锅里加了一碗水,说:“再烧烧,你们两再冲点米糊吧。”
大郎和刘大娘都没有推辞,等水开了,一人冲了半碗米糊,辛湖就着粥也加了一勺子米糊进来,冲成了一大碗吃了。
“多谢你们了。明天我就自己煮饭了,早上不喊你们了。你们小孩子家家的多睡会儿,我得早点出门。”刘大娘说着,回家去了。
大郎吃完饭,坐在灶门口,一动不想动,可见今天真是累狠了。
辛湖打了一盆热水,说:“来,先泡泡脚。你也真是的,干嘛要这么发狠的干活,少割一捆,又不会就真的没柴烧了。把自己累坏了怎么办?”
热热水,大郎泡了好一会儿,才缓了口气,说:“刘大娘不肯回来,我难道把她一个人丢下啊。再说了,家里柴草本也不够。”
“那也不能这么蛮干啊,你才几岁啊,现在累伤了身子,可怎么办?以后别这么干了,我们家的柴虽然不够,但也不少你这一捆。”辛湖看着他累摊的样子,气呼呼的教训道。
“好了,明天我多睡会儿,反正早上也不好去砍柴,会打湿鞋子的。”大郎勉强笑了笑,回房去了。
等辛湖收拾完,泡完脚回来,大郎早就睡得打起了呼噜。其实他平时睡觉是不打呼噜的,显然,今天是累惨了,居然打起了呼噜。
辛湖听着他的呼噜声,心里一阵阵心酸。这孩子,年纪这么小,却一力挑起这一家子的重担,实在是太难为他了。
“明天,还是我多干点活吧。”辛湖反省道。
她力气大,其实比大郎力气要大,但她干活却不够大郎麻利,而且有时候,会懒得干。而大郎却一直努力在干活,从不偷懒,心里想得事也多。
这段时间,更是明显的变瘦了。说来,四个人当中,辛湖和平儿相反却稍微养胖了些,脸色也比最开始要好了些。而大郎和大宝两个以前过惯了好生活的孩子,却瘦了,脸色也没以前好了。这种对比,只能说,辛湖和平儿以前的生活太差,而大郎和大宝现在的生活太差。
作者有话要说: 说到中药名,有谁知道徐长卿?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