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秋收(1/2)
这个夏天,因为一直不下雨,大家确认今年又是一个灾荒年,所以对地里的庄稼就看得更重了。
全靠肩挑手提的劳作,大家每隔两三天就要给所有庄稼浇一遍水,如此才能保证庄稼能正常生长。这样高强度的劳作,令辛湖心中叫苦不已。现在她算是真正体会道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累得腰都直不起的农夫生活。
这更加令辛湖有了养马的决心。专靠种田,太累了,而且收成还得不到保障。现在是干旱,依靠这里的地理环境,有水浇。要是发水灾呢,地里只怕就会真的颗粒无收。
两个月下来,她和大郎,包括平儿和小石头都变得又黑又瘦了,至于其他的大人们就更加不用说了,大人们干的活只会比他们多。因为大家都明白,不保护好庄稼,明年只会更难过。所以,全村的人都只得扑在地里,不停的劳作,比照顾孩子还要精心的照顾着庄稼。
大家的付出还是有回报的,地里的庄稼都长得非常好,总算对大家有了些安慰。
夏末,辛湖提醒大郎该去挖莲藕做藕粉了。整个夏天,湖里的嫩莲藕大家没多少机会去吃它们。因为忙,也因为菜园子里的菜够吃。除了辛湖让大郎去搞过几次嫩莲藕尖回来炒的吃之外,大家都没这个空,也没这个水平去弄。
嫩莲藕尖可不象莲藕那么粗大,细细长长的,是要人潜到水里去,把它从泥沙里抽出来吃的,不会弄的人,一抽就断了,还抽不到真正嫩的那一截,所以大家也懒得去弄了。
“嗯,我去找阿志和阿信。大家全部动手,多晒制些,留到冬天吃。”大郎点点头,立即去找人了。
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年又是个灾荒年了,当然要尽量多贮备一些粮食了。地里的收成再好,也不可能养得起全村的人。最怕的是,这个情况继续恶化。周边的人都没得吃,肯定会四处乱窜,迟早有人会找到芦苇村。到时候,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灾民,要怎么办?
一听说可以制莲藕粉保存起来,以后再吃,全村的人都兴奋起来了。
男人开始下湖里去挖莲藕,洗干净的莲藕晒一下,再磨成浆,这些浆汁就是晒莲藕粉的原料了。
“这全是汁水,要晒干不太容易啊。”刘大娘好奇的问。
“肯定不能这样晒啊。”大郎笑道,转头对辛湖说:“去拿个布袋子装些灶里的灰来。”
辛湖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小时候,家里做汤圆,都是先把糯米浸泡后,再磨的糯米浆水,等沉淀一会儿之后,倒掉上面的清水,再把装了灰的布袋子放在浆汁上面,第二天,灰吸饱了水份,盆子里装的浆汁就结块变成固体了。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搓汤圆了。如果太稀,就再换个灰袋子继续吸水份,如果太干了,就可以加点水。而且吃不完的,也可以拿去晒干了,下次再加水调和了再搓汤圆。
这样做的汤圆可比直接磨的干糯米粉,做出来的好吃一些。
果然,等辛湖装了一小包灰出来了后,刘大娘与张婶婶,胡大婶全明白了。这个时候,小婴儿可没有后世的尿不湿这玩意儿可用,光用点布做的尿布是肯定会尿湿床的。所以,大家就用装了干灰的布袋子铺在床单下面,或者还垫点厚尿布,让孩子睡在上面,就不会把整个床铺都尿湿了。环保而且被小孩子尿过了尿的湿布,还可以拿去地里当肥料。
张婶婶家的小初八冬天就用过这样的灰袋,大家都知道这事儿。
等第二天,果然盆里的莲藕汁已经结块了,就可以拿到外面去晒了。不是一整块的晒,也要捏散了,薄薄的铺一层在簸箕里晒。太阳大,很容易就晒干了。
如果晒不干,很快就会坏掉的,会发霉,变酸。所以晒制莲藕粉,就是需要天气好,太阳辣。晒好后的就可装在坛子,密封保存起来了。别说到冬天再吃了,保存的好,可以吃到明年呢。
当第一次晒制好的莲藕粉,被辛湖冲出来时,大家看着碗里晶莹透亮的糊糊,全都笑了。加一点糖,味道好的很,很合适小孩子老人吃,又好消化又有营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